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考试真题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考试真题

卷面总分:28分 答题时间:240分钟 试卷题量:28题 练习次数:51次
单选题 (共21题,共21分)
1.

史书记载。禹死后,“益干启位而启杀之”“诸侯皆去益而朝启”。这一史事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 实行了禅让制
  • B. 创立了分封制
  • C. 开创了王位世袭制
  • D. 确立了皇帝制
标记 纠错
2.

有学者指出。孟子对于社会秩序思考的出发点是建立在“人性善”上。下列言论体现孟子这一思想的是()。

  • A.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B. 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
  • C. 释法术而以心治.尧不能正一国
  • D. 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
标记 纠错
3.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文中的“此项制度”指的是()。

  • A. 军功爵制
  • B. 察举制
  • C. 九品中正制
  • D. 科举制
标记 纠错
4.

南宋《梦粱录》载:“杭州城内外,户口浩繁,州府广阔,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杭州商业繁盛
  • B. 坊市界限的打破
  • C. 城镇人口激增
  • D. 市民阶层的壮大
标记 纠错
5.

张謇指出:“自今而后,经济潮流,横溢大地,中外合资营业之事,必日益增多。我无法律为之防,其危险将视无可得资为尤甚,故农林工商部第一计划即在立法。,,他倡导立法的真正目的在于()。

  • A. 维护民族工业的利益
  • B. 建立中外合资企业
  • C. 向外国寻求资金援助
  • D. 呼吁大力发展工商业
标记 纠错
6.

梭伦写道:“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梭伦为。使他们获得解放”而采取的措施是()。

  • A. 废除债务奴隶制
  • B. 实行土地私有制
  • C. 按财产多少划分等级
  • D. 实行陶片放逐法
标记 纠错
7.

某国际文件写道:“现时业已到来,日本必须决定一途……《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该文件是()。

  • A. 《大西洋宪章》
  • B. 《联合国家宣言》
  • C. 《德黑兰宣言》
  • D. 《波茨坦公告》
标记 纠错
8.

中国历史上有多次赋役制度的改革,其中把税收并为单一的土地税的赋役制度是()。

  • A. 租庸调制
  • B. 方田均税法
  • C. 一条鞭法
  • D. 推丁入亩
标记 纠错
9.

下图所示的战役是()。

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真题

  • A. 淞沪会战
  • B. 淮海战役
  • C. 徐州会战
  • D. 渡江战役
标记 纠错
10.

邮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反映的是()。

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真题

  • A. 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B. 广大亚非拉国家掀起不结盟运动
  • C. 亚非国家寻求紧密的团结与合作
  • D. 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出席国际会议
标记 纠错
11.

下图为美国军费开支统计曲线,与这一时期变化相关的史事是()。

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真题

  • A. 朝鲜战争
  • B. 越南战争
  • C. 星球大战计划
  • D. 科索沃战争
标记 纠错
12.

向汉武帝建议“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儒家学者是()。

  • A. 贾谊
  • B. 晁错
  • C. 董仲舒
  • D. 主父偃
标记 纠错
13.

东汉桓帝、灵帝之际,社会上流行这样一首歌谣:“州郡记,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其反映的状况是()。

  • A. 中央权力加强
  • B. 地方势力坐大
  • C. 州郡割据混战
  • D. 尊崇皇帝诏书
标记 纠错
14.

下面资料出自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是()。

第七款: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是亦可自行防守。

  • A. 《天津条约》
  • B. 《北京条约》
  • C. 《马关条约》
  • D. 《辛丑条约》
标记 纠错
15.

19世纪初提出“用进废退”的早期生物进化思想的科学家是()。

  • A. 胡克
  • B. 施莱登
  • C. 达尔文
  • D. 拉马克
标记 纠错
16.

某教师在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三大发明传播教学中,发给学生相应文献资料,要求学生分析材料,得出结论并在地图上标出路线。这一教学活动培养的能力主要是()。

  • A. 历史感知
  • B. 史料实证
  • C. 历史想象
  • D. 读图用图
标记 纠错
17.

《中国现代的区域研究》中记载:“1880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委派候补知县戴华藻集股两万两白银,开办中兴矿局,约为商股。”由此可以判断中兴矿局的经营方式是()。

  • A. 官督商办
  • B. 官办
  • C. 商办
  • D. 官商合办
标记 纠错
18.

恩格斯认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下列表述符合恩格斯论断的是()。

  • A. 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 B. 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 C. 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 D. 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标记 纠错
19.

罗斯福新政期间成立“民用工程署”,在全国建立18万个小工程,包括校舍、桥梁等,吸纳400万人工作。该措施的作用是()。

  • A. 减少企业盲目生产
  • B. 刺激生产与消费
  • C. 促进企业间公平竞争
  • D.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标记 纠错
20.

梁启超曾说“不敢自承”所作《戊戌政变记》“悉为信史”,因为“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上述言论说明确定史料的可靠性,要考虑的因素是()

  • A. 尽量采用原始证据
  • B. 记录者动机
  • C. 语言取舍与文饰
  • D. 当事人记忆
标记 纠错
21.

要了解“班超经营西域”的史实,可查阅()。

①《史记》②《后汉书》

③《三国志》④《资治通鉴》

  • A. ①②
  • B. ②③
  • C. ②④
  • D. ③④
标记 纠错
问答题 (共7题,共7分)
22.

简述19世纪鸦片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

标记 纠错
23.

历史教师应从哪方面指导学生判断文献史料的价值

标记 纠错
24.

某些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中设置了活动课,简述该类活动课的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标记 纠错
25.

材料:

19世纪末.维新志士首选近代报刊作为思想传播工具,近代报业突飞猛进,形成国人办报的第一次高潮,于短短几十年间,至一百五十余种。20世纪初,近代报刊又以其复制方便、快捷的优势,受到登上政治舞台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青睐,迅速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没有近代报刊这一文化新工具,就没有晚清笔名文化的繁花似锦。晚清报人之所以习用笔名,是源于清政府的文化专制……在如此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办报论政,所承担的风险实在太大。因此报人发表文章时往往采用笔名,以避免因使用本名而引来的种种祸患。当然,晚清报人笔名兴盛更为深刻的社会根源,在于清王朝的统治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变革力量的崛起……

社会变革力量越强大,富有政治内涵的笔名就越多;反之,离经叛道的笔名越多,就越衬托晚清专制统治的日渐松弛与无奈。报人笔名的勃兴……正是近代报刊特点和晚清时势合力的结果……民治、民意、民伟等笔名也纷纷涌现。

——摘编自《笔名与时代——晚清报人笔名》

问题:

(1)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说明晚清报人笔名兴盛的原因。

(2)材料中所列举的笔名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思想

标记 纠错
26.

材料:

某教师在设计“瓜分狂潮”平目的内容时.用到了下面两幅漫画.

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考试真题

问题:

(1)该教师对两幅图进行了比较,认为右图更适合教学,试分析其理由。

(2)历史教师选择漫画进行教学应考虑哪些问题

标记 纠错
27.

材料:

下面是某教师讲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时的教学情形。

教师首先展示2016年7月13日英国媒体报道中引用的新首相特雷莎·梅接受女王任命时的照片.然后设问:一个是国王,一个是首相,那么到底是谁在统治英国呢然话导入本课。

教师在讲到责任内阁制时.呈现2015年英国媒体的报道:戴维·卡梅伦于2005年成为保守党领袖.在2015年大选中,保守党获得330个下议院议席,超过半数,成为新一届议会的第一大党.并获得独立组建新政府的权力,保守党党魁戴维·卡梅伦也成功连任首相。之后提出问题:“卡梅伦成为首相要满足哪些条件”学生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之后教师用图示演示了责任内阁制形成,又通过展示媒体关于“特雷莎·梅就任英国首相,内阁成员大换血”的报道,引导学生认识内阁对议会负责及内阁集体负责的原则。

问题:

(1)该教师为帮助学生理解所讲内容采取了哪些对策

(2)在上述案例中,教师使用了三则材料,请说明其运用这类材料的理由。

标记 纠错
28.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规定:“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材料二:

课文摘录:

京剧的出现

中国戏曲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称为优伶。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明朝时候,戏曲演出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生活内容。江苏昆山一带形成的昆曲,流传甚广。

清朝前期,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戏曲舞台非常活跃。昆曲和各种地方戏曲,同城争辉。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遭光年间,又有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的演出,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经过广大徽汉艺人的表演实践,徼剜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就是后来的京剧二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京剧由北京走向各地,成为全国广为流行的剧种。民国以来,它又逐步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的赞赏。

除京剧外,清朝各地还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戏曲剧种,如秦腔、越剧、川剧、粤剧和黄梅戏等。

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考试真题

要求: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标记 纠错

答题卡(剩余 道题)

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问答题
22 23 24 25 26 27 28
00:00:00
暂停
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