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是独生子,父母将近40岁才生下陈某,因此非常宠爱他。但是在陈某10岁时一场大病夺走了父亲的生命,之前为父亲治病,花去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此后陈某与母亲相依为命。读书时陈某比较贪玩,成绩不好。初中毕业后,陈某在一家工厂工作,25岁时结婚。婚后两年,陈某的母亲去世,只留下了房子给陈某。陈某现在32岁,依旧在工厂当工人,生有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孩子出生后太太就辞职在家照顾孩子。最近工厂不景气,陈某被解雇,只能靠摆地摊来维持家用。太太整天督促陈某去找工作,可是却没有进展,夫妻之间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吵架。陈某在邻居的帮助下去申请社会救助,可是由于陈某和太太有家产和工作能力,并不符合社会救助的条件。陈某由于忙于生计,与孩子相处时间少,孩子都很害怕他,再加上陈某感慨过去没有好好读书,以致学历低无法找到工作,因此对两个孩子的期望很高。最近上小学的儿子由于考试不及格,被他狠狠打了一顿,第二天没有去上课。
问题:
1.以上案例中,陈某主要面对哪些问题?
2.假如你是家庭社会工作者,你该如何做出干预?请列出简要的干预要点。
3.该家庭属于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和要求是什么?
1.陈某面对的问题主要有:
(1)个人方面:失业、孩子表现与陈某期望不符、与太太吵架等造成的情绪状况不佳,需要获得理解与支持;没有找到工作,需要进行培训以及获得就业信息等,也需要外界支持。
(2)家庭方面:一是夫妻关系问题,例如和妻子因琐事发生口角;二是亲子关系问题,对待、教育孩子方面,陈某缺乏教育孩子的技巧,而且与孩子沟通少。
(3)生活方面:家庭经济状况不佳,没有正式工作,地摊难以维持家庭开支,找工作不顺利,申请救助未成功,妻子照顾孩子不能外出工作。
2.针对陈某的现状,提出如下干预要点:
(1)深入访谈,和陈某一同分析和寻找问题的根源,寻求处理个人心理问题方面的辅导策略。
(2)对陈某和其太太进行婚姻辅导,促进夫妻间的沟通,以协调夫妻双方的关系。
(3)建议陈某参加讲座或辅导,或与孩子的老师联系,学习合理教养孩子的方式和方法。
(4)建议陈某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以增强个人的就业能力,寻找稳定的工作。
(5)寻求社会资源,以缓解陈某的家庭经济压力。
3.陈某家庭现阶段属于学龄子女家庭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和要求是:
(1)培养子女的独立性。
(2)对学校等新的机构和社会成员保持更大的开放性。
(3)接纳家庭角色的变化。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某社会工作机构开展了一系列的社区抗疫工作,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付出了牺牲。
某全国性机构调集了60人的督导队伍,对疫情防控人员开展一系列督导。
问题:
1.结合案例说明该机构提供了哪些督导?
2.案例中运用了什么督导方式?
3.阐述各个督导方式优点和局限?
小刘,22岁,随父母到城市打工,住在城中村,原本在舅舅厂里上班,因不满舅舅管教严厉,自己出来创业,又因创业失败受到打击患上精神疾病。治疗一段时间后有所好转,但仍需吃完药,记忆力下降。父亲抱怨责备他,让他出入上班,小刘害怕邻居笑话,依然想自己创业。母亲觉得小刘还需要康复治疗,主张让小刘继续居家治疗。
社会工作者主动上门介绍优惠政策等,社区可给予技能培训,鼓励小刘参与社区活动和社区康复。
问题:
结合案例用优势视角理论和家庭系统理论为小刘制定一个社区康复服务方案。
某小区有两栋高层楼房,350户。如今,曾经的高端楼房出现了房顶漏水、电梯故障、承重墙因违规装修造成钢筋外露,垃圾乱放堵塞消防通道,外来人口楼道安家等现象。居民向物业公司反映,物业公司说业委会到期了,造成公共维修基金不能使用。对此,居民意见很大。最近一周,又因楼顶水箱漏水泡了电梯井,造成三部电梯损坏,物业公司临时关闭了电梯,造成居民不便,尤其是住在楼上的老人下楼看病不便,居民意见很大。
为此,政府部门、街道、社区成立了工作专班,进驻小区解决问题。
问题:
1.结合案例,请从紧迫性、重要性的角度,对解决当前的问题排序。
2.案例中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是什么?
3.社会工作者在业委会换届和培育工作中如何发挥作用?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服务范围与局限性。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核心。
试论述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渊源。
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基本完成,绝对贫困户已基本实现脱贫,但相对贫困的问题日益凸显,党中央提出了改善加强社会救助的目标。
1.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在解决相对贫困中发挥什么作用。
2.从政策倡导角度分析我国现行社会救助政策的缺陷并提出改进建议。
刘女士原是一名业余钢琴教师,丈夫是一家企业老板,刘女士曾认为妻子就应当在家相夫教子。刘女士身患乳腺癌,治疗后需要丈夫的照顾,心理压力很大,感到生活没有奔头,有轻生的念头,寻求社会工作者帮助,社会工作者采用叙事治疗方法帮助刘女士。
问题:
1.试述叙事治疗方法“问题外化”技巧。
2.结合案例分析叙述治疗在帮助刘女士过程中的积极功能?
通用进程模式中的四个基本系统,改变媒介系统、服务对象系统、行动系统、目标系统;?
1、这4个基本系统的含义是什么??
2、运用实例,来说明一下,改变服务对象系统和目标系统的关系;?
3、四个系统对我国社会工作实践有什么启示。
脱贫攻坚是社工主要的战场领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要“实施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贫困地区计划”对社会工作参与脱贫攻坚提出明确要求,扶贫济困的专业使命和专业价值使人们对社会工作参与扶贫寄予厚望。
??问题:试从增能理论的视角,论述社会工作参与脱贫攻坚应关注的基本问题,并说明可用资源及介入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