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5岁。发热、盗汗20余天就诊。体温在38℃左右,体检:腹部饱满,腹壁柔韧感,全腹轻度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移动性浊音(+),血白细胞0.2×10/L,中性粒细胞0.75(75%),淋巴细胞0.25(25%)。
4.根据结核性腹膜炎的病理解剖特点,可分为渗出、粘连、干酪型及混合型。
5.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依据是:青壮年患者,有结核病史,伴有其他器官结核病证据;发热原因不明2周以上,伴有腹痛、腹胀、腹水或腹部包块、腹部压痛或(和)腹壁柔韧感;腹水为渗出液,以淋巴细胞为主,一般细菌培养阴性,腹水细胞学检查未找到癌细胞;X线胃肠钡餐检查发现肠粘连等征象;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
6.结腹的治疗主要为应用抗结核药物,配合休息和营养。对合并并发症且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者行手术。抗结核治疗强调早期、联合、足量、规则、全程用药。对粘连型或干酪型病例,由于大量纤维增生。药物不易进入病灶达到应有浓度,病变不易控制,故应加强抗结核化疗的联合应用,并适当延长抗结核的疗程,故备选答案ABDE均正确,而在治疗初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会促使病灶扩散,因而是不对的。
7.腹膜炎患者腹腔注射化疗药物是错误的。
9.腹水为渗出液。
患者,女性,35岁,蛋白尿伴镜下血尿2年。2天前感冒后出现肉眼血尿。血压146/94mmHg,尿蛋白3.7g/d,尿沉渣镜检红细胞满视野,为变形红细胞;血清白蛋白31g/L,肾功能正常。
患者,女性,35岁,蛋白尿伴镜下血尿2年。2天前感冒后出现肉眼血尿。血压146/94mmHg,尿蛋白3.7g/d,尿沉渣镜检红细胞满视野,为变形红细胞;血清白蛋白31g/L,肾功能正常。
患者,女性,35岁,蛋白尿伴镜下血尿2年。2天前感冒后出现肉眼血尿。血压146/94mmHg,尿蛋白3.7g/d,尿沉渣镜检红细胞满视野,为变形红细胞;血清白蛋白31g/L,肾功能正常。
患者,女性,40岁。心悸、气促2年。查体发现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胸骨左侧第2肋间舒张早期哈气样杂音,S增强,P
亢进,分裂。
患者,女性,40岁。心悸、气促2年。查体发现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胸骨左侧第2肋间舒张早期哈气样杂音,S增强,P
亢进,分裂。
患者,女性,40岁。心悸、气促2年。查体发现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胸骨左侧第2肋间舒张早期哈气样杂音,S增强,P
亢进,分裂。
患者,男性,35岁,发热伴浅表淋巴结肿大10天,乏力伴牙龈出血2天,皮肤有出血点和瘀斑,胸骨有压痛。化检Hb80g/L,WBC13.8×10/L,PLT25×10
/L,临床拟诊为急性白血病。
患者,男性,35岁,发热伴浅表淋巴结肿大10天,乏力伴牙龈出血2天,皮肤有出血点和瘀斑,胸骨有压痛。化检Hb80g/L,WBC13.8×10/L,PLT25×10
/L,临床拟诊为急性白血病。
患者,男性,35岁,发热伴浅表淋巴结肿大10天,乏力伴牙龈出血2天,皮肤有出血点和瘀斑,胸骨有压痛。化检Hb80g/L,WBC13.8×10/L,PLT25×10
/L,临床拟诊为急性白血病。
患者,男性,52岁,突发胸骨后疼痛1小时来诊。查体:BP100/60mmHg,HR90次/分,律齐,心音低钝,双肺(-),心电图示V导ST段抬高>0.3mV,Ⅱ、Ⅲ、aVF导ST段压低,心肌酶正常。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