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期以来,学校教育受到来自多个方面的批评、质疑和挑战,或明或暗地主张“学校消亡”的观点不时出现。例如: (1)1971年,伊凡伊里奇发表《非学校化社会≯,引起巨大反响。伊里奇认为,学习原本是个人的一种自主的活动,是自律、自助、自我实现的过程。它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不必非得与别的东西交换才有价值。他批评学校“把学习从一种活动变成了一种商品”,把知识证书(文凭)变成了一种财富形式,这不但从根本上剥夺了人独立自主的学习动机和能力,而且通过文凭、学历对人的社会地位进行分层,导致更深刻的社会两极分化,给整个社会都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学校的废除已不可避免”。 (2)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越来越多的美国家长不再让孩子进入学校上学,而是 “在家上学(homeschooling)”,主要由父母直接教育孩子。进入21世纪,全美已经有数以百万计的儿童“在家上学”。家长不送子女去学校接受教育的理由很复杂,包括:家长认为学校不能提供他们认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如宗教信仰)。家长不赞成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理念,家长认为教师的教育方式不适合自己孩子的特点,等等。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从教育功能的角度,评析伊里奇的观点。 (2)结合学校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方面的作用,评析“在家上学”现象。
(1)①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既具有正向功能,也具有负向功能。 ②伊里奇主张..废除学校,,,是对学校教育负向功能的分析和批判。其意义在于,指出了制度化学校教育的固有弊端。F“废除学 ③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形式,其正向功能难以取代。关键不在二校,,,而在于通过改革和创新,例如完善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以减少学校教育的负向功能。 (2)①学校在促进入的发展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为加速个体发展,促进个体社会化'实现个体个性化等。 ②学校教育长期面临着面向群体与关注个体之间的矛盾。‘‘在家上学”现象所反呋的,是家长对于更有针对性和适切性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追求。 3。在家上学”在追求个性的同时,也会丧失学校教育的某些优势。
如何理解今年一季度经常账户逆差的原因和影响?
M 公司是一个无负债公司,其每年预期税息前收益为 10000 元,股东要求的 权益回报率为 16%,M 公司所得税率为 35%,但没有个人所得税,设所有交易 都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中运行,问: A.M 公司的价值为多少? B.如果 M 公司借入面值为无负债公司价值的一半的利率为 10%的债务,债务 没有风险,并且所筹集的债务资金全部用于赎回股权,则此时公司的价值变为多 少?而权益资本成本为多少
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并评价特朗普的贸易政策?
TF 公司正在决定是否执行其豪华办公大楼的建设决定,如果放弃该项权利可以以 5 万美 金的价格转让给开发商。该大楼建设耗资 1000 万美金,两年后可以以 1200 万美金价格卖出。 目前折现率是 10%,但可能变动为 8%或者 12%,两种情况概率对等。如果你是 TF 公司的 CEO,该如何决策?
当前你正在评估一项泰国项目。假设即期汇率1 泰铢=0.5 美金。 泰国通胀率高出美国25%, 即美国通胀 10%的时候,泰国通胀为 12.5%。该项目花费 1000 泰铢,未来三年每年产生 300 泰铢现金流,并在项目结束后以 400 泰铢卖出,该项目对应美金表示现金流适当折现率为 12%。假设相对购买力平价关系成立,求: A.该项目生命期结束预期汇率是多少? B.该项目以美元表示的净现值是多少?以泰铢表示净现值是多少?
当预期证券市场行情将上升时,市场时机选择者将选择()的证券组合
对于某只股票而言,判断它的价格是否被低估取决于( )值的大小。
某公司普通股的现金股利按照每年 5%的固定速率增长,目前该公司普通股股票的市价为 每股20元,预期下期股利为每股2元,那么该公司以当前价格发行股票筹资的成本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