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对“无行为即无犯罪”这一说法进行辨析。
【分析】本题是对刑法理念的本质的考查,“行为”是构成犯罪的必要条件,没有行为就不可能构成刑法上规定的罪名。也即,“思想犯”不可能构成犯罪。
这一说法是正确的。(2分)
(1)从犯罪的本质上来说,犯罪应具有社会危害性。没有行为,就不可能对外界发生影响,也就不可能具有社会危害性。(2分)
(2)行为具有可观察和可描述的特性。凭借此特性,可从立法和司法上区分罪与非罪。(2分)
(3)行为是犯罪构成的必要要素。依照我国刑法总则之规定,犯罪是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受刑事处罚的行为。从刑法分则各条规定来看,也都把犯罪归结为某种行为。(2分)
研究者开展了一项关于学生内隐学习神经机制的实验研究,该研究属于
中共十九大报告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这要求在观念学习应达到( )
下列属于解决结构不良的问题的是
在学习英语单词的某同学特别注重单词运用情景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根据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下列反映学生需求的是
白居易在不同地方听到了同一种早莺的鸣叫,感受却不一样。他用优美的诗句感慨道:鸟声信如一,分别在人情。这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具有
关于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造主义教育家主张
20世纪70年代美国“回归基础教育”改革运动提供理论指导的教育思潮是
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哈多报告》提出的教育改革的目标是
关于教育学科性质,乌申斯基的看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