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历类研究生入学法硕非法学->我国《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

我国《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请分析:

(1)本条中,“财物”的外延如何界定?

(2)本条中,“多次盗窃”应该如何理解?

(3)本条中,“携带凶器盗窃”应该如何理解?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分析】这类法条问答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法条个别字眼的理解或者是整体的理解。本题就是考查的前者。主要通过相关的解释方法和现有的司法解释进行作答,有一定的难度。

(1)盗窃罪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物。这种“财物”的特征是:①能够被人们所控制和占有;②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这种经济价值是客观的,可以用货币来衡量的,如有价证券等;③能够被移动;④他人的财物,盗窃犯不可能盗窃自己占有的财物;⑤一些特殊的财物尽管具备上述四个特征,仍不能成为盗窃对象,如枪支、弹药,正在使用的变压器等;⑥盗窃自己家里或近亲属的财物,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在处理时也应同社会上的作案有所区别。(4分)

(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2年内盗窃3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2分)

(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盗窃,或者为了实施违法犯罪携带其他足以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器械盗窃的,应当认定为“携带凶器盗窃”。(4分)

更新时间:2021-12-20 01:57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研究者开展了一项关于学生内隐学习神经机制的实验研究,该研究属于

  • A.基础研究 定性研究
  • B.基础研究 定量研究
  • C.应用研究 定性研究
  • D.应用研究 定量研究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共十九大报告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这要求在观念学习应达到( )

  • A.接受水平
  • B.组织水平
  • C.性格化水平
  • D.反应水平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属于解决结构不良的问题的是

  • A.根据背景推测照片中人物的身高
  • B.预测神舟飞船返回地面的时间、地点
  • C.测算某一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 D.评价某年轻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学习英语单词的某同学特别注重单词运用情景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复述策略
  • B.组织策略
  • C.精细加工
  • D.资源管理策略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下列反映学生需求的是

  • A.小张希望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和尊重
  • B.小王希望自己规划假期活动
  • C.小赵希望自己的英语发音越来越好
  • D.小李希望得到最新款手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白居易在不同地方听到了同一种早莺的鸣叫,感受却不一样。他用优美的诗句感慨道:鸟声信如一,分别在人情。这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具有

  • A.情境性
  • B.客观性
  • C.社会性
  • D.主动性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关于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造主义教育家主张

  • A.编制实施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学校课程
  • B.以人类文化遗产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课程的核心
  • C.古典学科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应居于中心地位
  • D.学校课程内容应贯穿渗透基督教精神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世纪70年代美国“回归基础教育”改革运动提供理论指导的教育思潮是

  • A.泛爱主义教育
  • B.要素主义教育
  • C.进步主义教育
  • D.自然主义教育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哈多报告》提出的教育改革的目标是

  • A.初等教育均衡发展
  • B.中等教育面向所有儿童实施
  • C.高等教育大众化
  • D.普通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关于教育学科性质,乌申斯基的看法是

  • A.探讨个人生理学和心理学知识
  • B.人类教育问题:科学
  • C.如何了解人和培养人的高级艺术
  • D.学校教学目的高级艺术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