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
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2)课文摘录:
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他们已经挖掘水井,饮水比以前方便了。他们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河姆渡原始居民还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兵器。
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干栏式房屋,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通风防潮,这是建筑学上的一个重大成就。河姆渡遗址的陶器上刻画有动植物图形,还出土了作为耳饰的玉器以及几十件骨哨。
在半坡遗址的许多窖穴、房屋和墓葬中,都发现大量的粟粒,说明半坡原始居民在每年秋收以后,把一部分粮食藏在仓窖和住房里,供一年使用。在遗址里还发现小猪骨骸,这些猪仔可能是饲养后杀掉食用的。半坡遗址的一个陶罐里,保留有白菜或芥菜的种子,证明我国是世界上很早就种植蔬菜的国家。
要求: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的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史料运用的过程就是一个对史料进行选择和取舍的过程。史料的取舍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其中,史料价值、史料与问题的相关程度、史料间的内在联系是选取史料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选取史料时要做到以下四点:
(1)选择能够体现课程标准要求和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史料。
(2)选取对学生有用的历史信息和有助于培养学生优秀品格、人文素养的史料。
(3)选取能够体现时代特征、增强历史学科的现实感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史料。
(4)选取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和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史料。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设α是某一方程组的解向量,k为某一常数,则kα也为该方程组的解向量。( )
案例:
在有理数运算的课堂教学片段中,某学生的板演如下:
针对该学生的解答,教师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请仔细检查你的演算过程,看是否正确无误?
生:好像正确吧。
请分析例题1、例题2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10分)
初中数学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 )等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对高中数学的评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