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财会类注册会计师注会税法->某从事信息技术服务的居民企业2021年取得销售收入1000万

某从事信息技术服务的居民企业2021年取得销售收入1000万元,利润总额为250万元,已经按照规定预缴了企业所得税20万元,2022年2月会计师事务所受托对该企业2021年度纳税情况进行审核,获得如下资料:

(1)2021年12月接受其他单位捐赠的汽车一辆,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金额39.82万元,税额5.18万元,企业计入其他应付款中。

(2)投资收益科目中包括转让国债所得25万元(其中含当年尚未兑付的国债利息收入10万元),从境内未上市居民企业取得红利100万元。

(3)营业外支出科目中包括通过民政部门向灾区捐赠50万元,年初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捐赠用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现金20万元;自然灾害导致的净损失30万元。

(4)销售费用中含广告费185万元、给客户的回扣费用5万元(无法提供合理票据)。

(5)企业管理费用中包含业务招待费12.5万元,自行研发发生的研发费用50万元,委托境外机构研发支付的研发费用35万元。

(6)向境内某居民企业(非关联方)支付借款利息支出48万元,该笔借款发生在2021年1月1日,金额530万元,约定借款期为1年。已知金融机构同期同类贷款年利率为6%。

(7)5月份对本企业50名高管授予股票期权,约定服务期满3年后每人可按低于市场价格购买本企业股票1000股。12月31日该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如下会计处理(单位:元):

借:管理费用20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00000

(8)6月份购置一台生产设备并投入使用,不含税购置价格为35万元,会计核算按照使用年限10年、预计净残值为0计提了累计折旧,税法选择适用一次性税前扣除政策。

(9)成本和费用中包含了实发工资总额80万元(含支付给残疾职工的工资5万元)、职工福利费15万元、拨缴的工会经费3万元(取得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职工教育经费4万元,上年未在税前扣除结转至本年的职工教育经费1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回答业务(1)企业处理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应如何进行调整。

(2)计算业务(2)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3)计算业务(3)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4)计算业务(4)合计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5)计算业务(5)合计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6)计算业务(6)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7)计算业务(7)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8)计算业务(8)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9)计算业务(9)合计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10)计算企业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企业处理不正确,接受其他单位捐赠,应按照价税合计金额45万元(39.82+5.18)计入营业外收入中,应增加会计利润45万元。

(2)国债利息收入和从境内未上市的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属于免税收入。

业务(2)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0+100=110(万元)。

(3)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捐赠用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现金(20万元)和物品,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全额扣除,不需要纳税调整。

其他公益性捐赠扣除限额=(250+45)×12%=35.4(万元)。

业务(3)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0-35.4=14.6(万元)。

(4)广告费扣除限额=1000×15%=150(万元)<实际发生额185万元;回扣支出不得扣除。

业务(4)合计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185-150)+5=40(万元)。

(5)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1=1000×5‰=5(万元);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2=12.5×60%=7.5(万元)。业务招待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2.5-5=7.5(万元)。

非制造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

委托境外机构进行研发活动所发生的研发费用,按照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的80%计入委托方的委托境外研发费用。委托境外研发费用不超过境内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2/3的部分,可以按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加计扣除。

实际发生额的80%=35×80%=28(万元);境内研发费用2/3的部分=50×2/3=33.33(万元)。

研发费用应纳税调减=50×75%+28×75%=58.5(万元)。

业务(5)合计应调减的应纳税所得额=58.5-7.5=51(万元)。

(6)业务(6)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48-530×6%=16.2(万元)。

(7)等待期内会计上确认的费用不得扣除,业务(7)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万元。

(8)会计上计提的折旧=35÷10÷12×6=1.75(万元)

应调减的应纳税所得额=35-1.75=33.25(万元)。

(9)支付给残疾职工的工资,可以加计100%扣除,纳税调减=5×100%=5(万元)。

职工福利费扣除限额=80×14%=11.2(万元)。纳税调增=15-11.2=3.8(万元)。

工会经费扣除限额=80×2%=1.6(万元)。纳税调增=3-1.6=1.4(万元)。

职工教育经费扣除限额=80×8%=6.4(万元)。当年发生的4万元可以据实扣除,上年结转的未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可以在本年扣除,纳税调减1万元。

业务(9)合计应纳税调减=5-3.8-1.4+1=0.8(万元)。

(10)应纳税所得额=250+45-110+14.6+40-51+16.2+20-33.25-0.8=190.75(万元)。

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190.75×25%-20=27.69(万元)。

更新时间:2022-06-18 20:20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人的是()。

  • A.基金会
  • B.有限责任公司
  • C.合伙企业
  • D.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关于法律渊源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属于其他附属性宪法性文件
  • B.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属于行政法规
  • C.地方性法规只能在本辖区内适用
  •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能对基本法律进行补充和修改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关于法人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法人终止后,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同时消灭
  • B.所有法人都有权利能力,但并非所有法人都有行为能力
  • C.先产生权利能力后产生行为能力
  • D.法人的行为能力只能通过法定代表人来实现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法律规范的性质,可以将法律关系分为()。

  • A.民事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
  • B.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
  • C.调整性法律关系与保护性法律关系
  • D.主法律关系和从法律关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18年,中共中央下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设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该委员会办公室位于(  )。

  • A.中共中央办公厅
  • B.司法部
  • C.国家监察委
  • D.最高人民法院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法律的制定部门是()。

  • A.最高人民法院
  •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 C.国务院
  • D.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及其直属机构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甲开车不小心撞坏了电线杆,该行为属于()。

  • A.事件
  • B.法律行为
  • C.事实行为
  • D.表意行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关于法律主体权利能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权利能力是指权利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
  • B.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可分为完全权利能力、限制权利能力与无权利能力
  • C.权利能力以行为能力为前提,无行为能力即无权利能力
  • D.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与特别法人均具有权利能力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原则的是( )。

  •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B.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C.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 D.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