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提出要建设一个针对特定灾害的防灾预警系统,以减少灾害损失。共有三个互斥的建 设方案,寿命期均为 20 年。根据统计资料分析及专家论证,如果不建造该预警系统,预期未来 每年灾害经济损失为 120 亿元;如果建造该防灾预警系统,除需要初始投资外,每年还需要支 付系统维护费用,但可降低每年预期灾害损失。各方案的初始投资、每年运营维护费用及预期 年损失等资料见表 1-3。各方案初始投资发生在年初。设定基准收益率为 8%。
【问题】
1.计算各方案初始投资的费用年值和各方案预期每年减少损失的效益。
2.项目财务评价人员拟采用费用年值比较法来评价三个方案的优劣,请判断该方法是否恰当,为什么?
3.请利用效益/费用分析法判断哪些方案不可行。哪些方案可行并请从中选择出一个最优方案。
1.初始投资发生在时点 0。
方案 1 的初始投资的费用年值=120(A/P,8%,20)=12.222(亿元)
方案 2 的初始投资的费用年值=210(A/P,8%,20)=21.389(亿元)
方案 3 的初始投资的费用年值=250(A/P,8%,20)=25.463(亿元)
方案 1 预期每年减少损失的效益=120-70=50(亿元)
方案 2 预期每年减少损失的效益=120-90=30(亿元)
方案 3 预期每年减少损失的效益=120-30=90(亿元)
2.费用年值比较法适用于效益相同或基本相同,又难于具体估算效益的方案进行比较的情况,而本题中三个方案的效益显然不同,所以不宜采用该方法。
3.方案 l 的效益/费用=50/(12.222+12)=2.06>1
方案 2 的效益/费用=30/(21.389+20)=0.72<1
方案 3 的效益/费用=90/(25.463+30)=1.62>1
由此可以看出,方案 1 和方案 3 是可行的,方案 2 在经济上不可行。
进一步采用增量效益费用比,在方案 1 和方案 3 中选择最优方案:
增量效益/增量费用=(90-50)/[(25.463+30)-(12.222+12)]=1.28>1
所以投资额大的方案优,即方案 3 为最优方案。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并注明工程( )。
某工程工作逻辑关系如下表,C工作的紧后工作有( )。
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关于建设工程最低保修期限的说法,正确的有( )。
利用经济评价指标评判项目的可行性,说法错误的是()。
当项目效果不能或难于货币量化时,或货币量化的效果不是项目目标的主体时,在经济分析中可采用()方法,并将其结论作为项目投资决策的依据。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中,费用效果分析基本指标是()。
总投资收益率是指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后正常年份的()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
可行性研究报告市场预测分析中,市场风险分析包括( )。
某建设项目前两年每年年末投资400 万元,从第3 年开始,每年年末等额回收260 万元,项目计算期为10 年。设基准收益率(ic)为10%,则该项目的财务净现值为()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