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咨询机构接受委托,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一高新技术企业的新建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工作。该项目的融资方案为:发行普通股筹措资金16000万元;发行优先股筹措资金4000万元,优先股每股发行价格与面值相同,发行成本2%,固定股息利率12%,每年付息一次;向银行借款20000万元,借款年利息7%,按年计息。已知社会无风险投资收益率为4%,市场投资组合预期收益率为11%,该项目的投资风险系数为1.2,所得税税率为15%。
该项目建成后,该企业预计未来四年的净收益额分别为1000万元、1200万元、1500万元、2000万元,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推断,从第五年起,企业的净收益额将在第四年的水平上以3%的增长率保持增长(折现率或资本化率为10%)。(要求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问题1】计算优先股资金成本,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计算普通股资金成本。
【问题2】计算该项目的加权资金成本(税后)。
【问题3】以项目建成后第一年年初为基准,采用收益法中的分段法估算企业价值。
【问题4】咨询机构应提醒该企业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问题1】优先股资金成本=12%/(1-2%)×100%=12.24%;
普通股资金成本=4%+1.2×(11%-4%)=12.40%。
【问题2】债务资金成本=7%×(1-15%)=5.95%;
加权资金成本=(4000×12.24%+16000×12.40%+20000×5.95%)/(4000+16000+20000)×100%=9.16%。
【问题3】根据公式
企业价值P=1000/(1+10%)+1200/(1+10%)2+1500/(1+10%)^3+2000/(1+10%)4+[2000×(1+3%)/(10%-3%)]×(1+10%)-4=24493.94(万元)。
【问题4】需注意的问题有:
(1)必须由一定的资产支撑来发行证券,且其未来的收入流可预期。
(2)即资产的所有者必须将资产出售给SPV,通过建立一种风险隔离机制,在该资产与发行人之间筑起一道防火墙,即使其破产,也不影响支持债券的资产,即实现破产隔离。
(3)必须建立一种风险隔离机制,将该资产与SPV的资产隔离开来,以避免该资产受到SPV破产的威胁。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并注明工程( )。
某工程工作逻辑关系如下表,C工作的紧后工作有( )。
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关于建设工程最低保修期限的说法,正确的有( )。
利用经济评价指标评判项目的可行性,说法错误的是()。
当项目效果不能或难于货币量化时,或货币量化的效果不是项目目标的主体时,在经济分析中可采用()方法,并将其结论作为项目投资决策的依据。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中,费用效果分析基本指标是()。
总投资收益率是指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后正常年份的()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
可行性研究报告市场预测分析中,市场风险分析包括( )。
某建设项目前两年每年年末投资400 万元,从第3 年开始,每年年末等额回收260 万元,项目计算期为10 年。设基准收益率(ic)为10%,则该项目的财务净现值为()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