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某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能耗较高,因此该企业应政府要求聘请咨询公司进行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该市生态足迹的人均数据见表 1 所示,生态承载力人均数据见表2 所示。
表 1 该区域人均生态足迹数据
表 2 该区域人均生态承载力数据
1)试用生态足迹法评价该市是否存在生态赤字问题。
2)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均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3)该能源设施建设项目在社会评价中,应着重分析哪些因素?农村发展项目呢?
4)项目社会评价中,参与式评价和参与式行动的区别是什么?其中,在制定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机制时要把握哪几个环节?
5)在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原材料和燃料供应方案比选的内容有哪些?
1)试用生态足迹法评价该市是否存在生态赤字问题。
【正确答案】(1)该地区人均生态足迹分析如下:
(2)该地区人均生态承载力如下:
(3)结论
该地区人均生态足迹 EF=1.272(hm2/人)
人均生态承载力 EC=1.716(hm2/人)
EF<EC,表明该地区目前属于生态盈余,处于生态可持续状态。
2).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均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均衡因子为某类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全球平均生产力(kg/hm2)与全球所有类别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平均生产力(kg/hm2)的比值。
产量因子为某区域某类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平均生产力(kg/hm2)与全球本类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平均生产力(kg/hm2)。
3)该能源设施建设项目在社会评价中,应着重分析哪些因素?农村发展项目呢?
【正确答案】能源项目在社会评价中,应着重分析因能源开发所造成的潜在社会风险,制定避免、消除或减缓负面影响的措施,同时要为当地受项目影响的居民提供更多的分享项目效益的机会,为受影响的人群创造知情参与的机会,并根据他们的愿望和要求拟定项目应达到的社会目标。通过与受影响人群进行双向沟通协商,以尽可能减少项目的不利影响,使尽可能多的人群受益。
涉及农业生产、家畜饲养、林业种植、畜牧养殖和水产品开发等的农村发展项目,应保证目标人群即广大农民、特别是低收入和贫困农民受益,关注项目可能对农民造成的负面影响,并制定减缓负面影响的方案。
4)项目社会评价中,参与式评价和参与式行动的区别是什么?其中,在制定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机制时要把握哪几个环节?
【正确答案】参与式行动与参与式评价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参与式行动更偏重于让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在决策和项目实施上发挥作用。
制定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机制要把握三个环节:
(1)信息交流;
(2)磋商;
(3)参与过程。
5)在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原材料和燃料供应方案比选的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原材料和燃料供应方案比选应包括:
(1)采购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
(2)价格(含运输费)的经济性及可能的风险;
(3)经过比选,提出推荐方案。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并注明工程( )。
某工程工作逻辑关系如下表,C工作的紧后工作有( )。
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关于建设工程最低保修期限的说法,正确的有( )。
利用经济评价指标评判项目的可行性,说法错误的是()。
当项目效果不能或难于货币量化时,或货币量化的效果不是项目目标的主体时,在经济分析中可采用()方法,并将其结论作为项目投资决策的依据。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中,费用效果分析基本指标是()。
总投资收益率是指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后正常年份的()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
可行性研究报告市场预测分析中,市场风险分析包括( )。
某建设项目前两年每年年末投资400 万元,从第3 年开始,每年年末等额回收260 万元,项目计算期为10 年。设基准收益率(ic)为10%,则该项目的财务净现值为()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