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根据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
根据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如果不超出认识的范围,人们就无法判定自己的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节选自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要求:
(1)请写出该教学片段的教学目标。(10分)
(2)设计该教学片段的教学活动。(16分)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内涵与原因。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和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并能运用这一理论解释生活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勇于实践,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该教学片段的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展示多句名言俗语: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力行而后知之真。” “实践出真知。”
教师提问:从这些名言俗语中,你能初步感受到怎样的哲学道理呢?
学生根据展示的内容与教材内容回答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过渡:为什么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且是唯一的标准呢?
教师多媒体展示:纪录片《青蒿素的发明与应用》 “523计划”中屠呦呦在民间和医学古籍中寻找治疗疟疾的方法,发现古代很多部中医药著作里面都有关于青蒿治疗疟疾的记载,不少土药方里面也有记录,并高度称赞其显著的治疗效果。让屠呦呦感到意外的是,第一轮和第二轮的药物筛选和实验中,青蒿的表现很差。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青蒿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 经过研究,屠呦呦发现以往提取的方法采取中药的“高温煎熬”,而古书中提到的是“青蒿鲜汁”。她立即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在60摄氏度下制取出青蒿提取物进行实验。结果出来了:青蒿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青蒿提取物的结晶被命名为“青蒿素”,很快通过临床验证。不负众望,这种物质对疟原虫有着良好抑制作用,对恶性疟疾等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提问:医学古籍与民间土方中“青蒿治疗疟疾”的方法是怎样被证实的?为什么这样的方式能够证实青蒿提取物可以治疗疟疾呢?这个过程体现了怎样的哲学原理? 学生结合案例的内容进行回答,教师总结: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比较,从而检验真理是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设α是某一方程组的解向量,k为某一常数,则kα也为该方程组的解向量。( )
案例:
在有理数运算的课堂教学片段中,某学生的板演如下:
针对该学生的解答,教师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请仔细检查你的演算过程,看是否正确无误?
生:好像正确吧。
请分析例题1、例题2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10分)
初中数学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 )等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对高中数学的评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