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案例:阅读某教师讲授八年级课文《最后一次演讲》的两个环节,完

案例:阅读某教师讲授八年级课文《最后一次演讲》的两个环节,完成第16题。

导入环节

教师: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大学礼堂,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上,李夫人带着悲泣走到台上,愤怒地控诉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罪行,泣不成声。一千多听众都愤然泪下,而竟有一些歪戴礼帽的特务不顾纠察队的一再制止,在会场中抽烟、说笑、无理取闹,想造成混乱。闻一多先生本来不准备讲话,看到这种情况,抑制不住心头的愤怒,走上讲台……

同学们在课下录制了模仿闻一多先生演讲的视频,下面我们一边播放,同学们一边在书上标记出你感受最深刻的词句,同时观察表演者的表情和动作,遇到鼓掌的地方我们还要鼓掌。

拓展环节:

教师在总结了本文的学习之后,选取了以下文本,进行了拓展阅读。

红烛

闻一多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罢!烧罢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

红烛啊!

流罢!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的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

红烛啊!

……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1)评析“导入环节”的优缺点,并提出具体改进建议。(10分)

(2)分析“拓展环节”中教师选择该文本的目的。(10分)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环节作用的分析,需要考生深入每个环节去梳理分析其内容,从而得出不同环节的不同作用。

(2)本题依旧考查的是不同教学环节的作用。需要考生对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以及其作用都有清楚的认知。

更新时间:2021-08-31 02:28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 A.知识
  • B.能力
  • C.个性
  • D.品德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 A.班级
  • B.学校
  • C.家庭
  • D.社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 A.热爱教育事业
  • B.热爱学生
  • C.教书育人
  • D.开拓创新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 A.生产力
  • B.文化
  • C.科学技术
  • D.政治经济制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