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分析课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分析课例,并对其新课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线条之美》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综合艺术——《线条之美》
【主要目标】
1.通过对不同艺术形式的赏析与实践活动,体验各类艺术形式表现的线条美,理解线条在不同艺术中的表现。
2.能演唱《蝴蝶》的主题旋律;能模仿民族舞“三道弯”的体态特征。
【教学重点】体验、理解线条在不同艺术中的表现力
【教学过程】
1.导入(略)
2.新课教学:线条在不同艺术中的体现
(1)音乐中的线条一赏析格里格钢琴曲《蝴蝶》
A.教师钢琴示范,学生模唱主题旋律,感受音乐线条的变化。
B.设问:主题旋律进行的特点?塑造了什么音乐形象?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a.音画视听《蝴蝶》。
b.简介挪威民族乐派作曲家——格里格。
(2)舞蹈中的线条一一赏析《雀之灵》
A.教师示范舞蹈,学生辨别教师表现的动物形象。(孔雀舞)
B.设问:线条在舞蹈中是如何体现的?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C.学生模仿民族舞“三道弯”的形态,感受舞蹈肢体线条的表现。
D.欣赏《雀之灵》片段,问题引导,学生感受“三道弯”刚柔相济、多姿多彩的线条美。
(3)小结——归纳音乐与舞蹈的线条特征。
3.延伸与拓展(略)
4.总结(略)
本题考查的是对教学过程的分析。《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分析此题时要从教学过程是否符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分析。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