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基本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展开阶段的优点和问题进行评析,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优点:本堂课程符合基本理念中的"强调音乐实践”,教师在教授学生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时分别学习 了节奏、旋律、歌词,学生全程参与其中,获得了音乐实践的经验。
接下来说一下问题及改进建议:
(1)基本理念中提到”彰显美育功能,提升审美情趣”,乐作为普通高中美育基本课程,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此节课程中,没有显现出美育的痕迹。建议在学唱歌曲之前,观看爱国系列的视频、合唱作品的视频,增加对歌曲背景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提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增强学生对本首歌曲人文内涵的体验及感悟。
(2)基本理念中提出“开发创造潜能”, 但在此教学过程中,除了学唱以外,没有设置学生对音乐创作的环节。建议,在学唱和学生对歌曲理解的基础上,增添音乐创造的环节。
(3)基本理念中提出“立足核心素养,完善评价机制”,在本课的教学中没有体现教师对学生的课程学习的评价,缺少自评、互评、师评等评价环节,评价机制不完善。建议在学生学习演唱的过程中、配合合唱演唱的过程中,增加相应的评价环节,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优缺点,进而进行有目的的提升。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