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知道甲午中日战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下面是某位老师关于《马关条约》的课堂教学小结:
本课程我们主要学习了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在甲午中日战争前,西方列强还不能真正地测出大清帝国的虚实,中国的兵舰、修军港、编练北洋海陆军,一度被西方国家看成远东最强大的国家。然而,甲午的惨败让清政府的腐朽和软弱彻底暴露了,从此它在西方列强眼中一落千丈,成为了一个奄奄待毙的“东亚病夫”。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前来,要瓜分这个病夫的“遗产”,列强妥瓜分中国的局面出现了。
历史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资产阶级在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登上了历史舞台,十七年后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中国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1)对上述课堂小结进行分析。(7分)
(2)教师作课堂小结要注意哪些问题?(9分)
本题考查的是课堂小结的运用及其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第一小问是依据具体案例进行分析,阐述材料中教师的课堂小结是否符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这一课教学目标的要求;第二小问是进一步深入分析教师在课堂小结时应注意的问题,可以参考材料中教师的做法,吸取不足经验,并结合教育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具体注意事项的阐述。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