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下面是某中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背景资料: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
下面是某中学教师的教学设计:
背景资料: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2001年被列为首批“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一,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苏州——一个享誉几千年的人间天堂,其文化底蕴是极其深厚的。昆曲这一文化遗产应成为历史教学在新时期的重要乡土资源。中学教学利用乡土资源,去传承和弘扬这一古老的戏曲文化,让昆曲这朵奇葩走进校园、走近学生、走进生活,是课程理念积极倡导的教学活动方式。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探究一赏析一表演一宣传”亲近乡土系列活动。
主要活动内容有:
①昆曲发源大揭秘:宣布昆曲的研究过程;②争当昆曲光荣传承人:小昆班昆曲表演;③在队员们对昆曲有了一个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开展“我当昆曲解说员”活动,组织队员带领游客参观昆曲博物馆,讲解昆曲的形成与发展。通过活动,教学效果显示如下。
(1)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珍惜真情
通过探究昆曲.学生对自己家乡的历史加深了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宣传昆曲,学生“办一个昆曲知识讲座”“当一名昆曲解说员”.用实际行动宣传家乡的文化,从灵魂深处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2)学会了评价人物,明辨是非
昆曲中人物个性都很鲜明,看完昆曲后。留在学生脑中最深刻的印象无非是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但他们并不思考.谁为什么好?大家为什么会为他喝彩?谁又为什么坏?为什么让大家恨得咬牙切齿?乡土资源引导学生对昆剧中的人物进行评价,就会引领学生深入思考。
问题:请对该教师的教学设计做出评价。
【知识点】乡土资源的合理使用。
案例说明,丰富的乡土资源充实了历史课程的内容,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从不同层面和角度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理解历史的素材。此外,家庭也是乡土历史教学的一种资源。家谱、族谱的史料价值,可以作为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的参考资料,不同时代的老照片、实物、长辈的回忆等,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促进历史学习。从活动方式上,案例采用了以社会调查为主的乡土课题研究活动,这类活动方式的主特征是:学生通过对历史遗物(遗迹、遗址)进行实地考察,或与历史的见证者、历史研究专家进行访谈,获得第一手或近乎第一手的材料,在分析直接经验和间接材料的基础上,得出相应的结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设α是某一方程组的解向量,k为某一常数,则kα也为该方程组的解向量。( )
案例:
在有理数运算的课堂教学片段中,某学生的板演如下:
针对该学生的解答,教师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请仔细检查你的演算过程,看是否正确无误?
生:好像正确吧。
请分析例题1、例题2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10分)
初中数学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 )等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教育的本体功能之一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