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历史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材料二:

课文摘录:

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原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渊趁机起兵反隋。隋炀帝被杀后,618 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随后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人才济济,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贞观时期推行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唐初,突厥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大地区,经常对唐朝进行骚扰。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反击,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参考设计】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用多媒体展示电视剧《贞观长歌》片段,并提出问题:电视剧《贞观长歌》中的主要人物是谁他是唐朝的建立者吗他统治的时候,唐朝是一种怎样的局面呢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并思考。学生回答后,教师顺势进入到正课的讲授。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鲜活的视频,带给学生强烈的感观刺激,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帮助学生迅速融入历史情景。同时,设置的思考问题又增加了课程的悬念,有利于烘托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新课教学活动的展开。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唐朝的建立

1.隋朝的灭亡

教师活动:在多媒体课件上出示隋炀帝实行暴政的相关材料,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思考隋朝灭亡的原因.同时复习回顾上节课的重点知识。

学生活动:根据材料归纳得出隋朝灭亡的原因,即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最终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

2.唐朝的建立

教师活动:设置疑问,隋朝灭亡以后,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了一个繁荣时期,那就是唐朝。唐朝是什么时期、由谁建立的.都城在哪里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得出唐朝建立的时间是618年,都城为长安,开国皇帝是唐高祖李渊。

教师活动:展示“玄武门之变”的相关资料,提问唐朝建立之后不久就出现了一场争夺皇位的权力斗争,这场斗争是什么,谁在这场斗争中取得了胜利。

学生活动:观看材料,得出这场斗争是“玄武门之变”,在这场斗争中取得胜利的是李世民。

【设计意图】唐朝建立的史实比较简单,学生可能会觉得元趣,通过材料的形式能丰富学生对历史的认识,直观形象的内容又非常符合七年级学生的特点.一举两得。

(二)贞观之治

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教师活动:设置疑问,李世民深谙隋朝灭亡的真实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明君。其在位时期,出现了著名的盛世局面,即“贞观之治”。那么出现“贞观之治”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教师在多媒体设备上出示相关材料,请学生结合教材与材料内容思考,提示学生可从治国思想、政治、经济、用人和纳谏等方面进行讨论。

学生活动:阅读史料,以历史小组为单位,5分钟时间自由交流讨论,之后由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活动:教师根据各小组代表的发言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1)治国思想: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人民。

(2)政治: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减轻人民负担。

(3)经济: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4)用人和纳谏: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2.“贞观之治”的表现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贞观之治”繁荣局面的相关视频,请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说一说繁荣局面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得出,政治比较清明,农民赋役负担减轻,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综合国力逐步加强。

【设计意图】唐朝兴盛的原因是本节课的难点,小组讨论和史料结合的形式既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又能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意识。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主要内容。

作业:课下搜集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下节课分享给其他同学。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的总结方式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同时开放式的作业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更新时间:2021-09-17 21:31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 A.预设与生成
  • B.抽象与具体
  • C.数学与实际生活
  • D.过程与结果
查看答案
判断题

设α是某一方程组的解向量,k为某一常数,则kα也为该方程组的解向量。(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提分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点睛试卷3

  • A.0
  • B.1
  • C.2
  • D.3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案例:

在有理数运算的课堂教学片段中,某学生的板演如下: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初中数学专项训练

针对该学生的解答,教师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请仔细检查你的演算过程,看是否正确无误?

生:好像正确吧。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初中数学专项训练

请分析例题1、例题2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10分)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初中数学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 )等

  • A.评价手段
  • B.教学方法
  • C.教学手段
  • D.教学实践
查看答案
问答题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第一部分数学学科知识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 A.备课
  • B.上课
  • C.个别辅导
  • D.布置作业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查看答案
问答题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高中数学专项训练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育的本体功能之一是(  )。

  • A.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 B.促进生产发展、服务经济建设
  • C.对政治经济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 D.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