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简述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口述史资料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简述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口述史资料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在中学历史课堂的教学中,使用口述史资料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选材上力求真实。由于人的回忆随时间流逝而模糊,口述史资料的真实性有时候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选用的口述史资料应力求真实,尽量选取能够与文字资料、实物资料相印证的口述史资料作为教学材料使用。
(2)选用上力求典型。教师选用的口述史资料应从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教师在备课时尽量选取典型的、能起画龙点睛之效的口述史料,切记引用容易造成学生理解障碍或不能很好契合教学内容的口述史资料。
(3)围绕选用的口述史资料做好辅助解读工作。教师在出示选用的口述史资料前,应对史料中涉及的社会背景、人物及事件做好解读和引导工作,方便学生对口述史资料进行深入理解,以便其更好掌握教学内容。
(4)做好相关记录并加以总结和改进。教师在使用口述史资料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反馈情况,对学生的解读情况加以记录。课后结合记录,对口述史资料的选用、展示、解读等工作加以改进和完善,更好地发挥口述史资料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