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选择其中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方案片段,简要说明每

选择其中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方案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25分)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会利用关键词句分析人物的心理和个性特点,提高朗读感悟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片段:

(一)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教师请学生以对偶的形式把两个人的事概括出来,如:康肃公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沥油,钱眼不湿。

(二)研读课文,分析形象

要求:学生细读课文,抓住人物的特长、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说说这些都反映了他们怎样的个性特点。教师巡视反馈,指导学生立足文本,说清理由。

第一,揣摩心理

1.阅读第一自然段,关注卖油翁“睨之”“颔之”这两个细节,想象卖油翁当时的心理活动,尽量想出不同的答案,鼓励学生以卖油翁的口吻来表达。教师强调“微颔”,只是略微地表示点头赞许,明确卖油翁对陈尧咨的态度是从观望到有限的肯定。

2.小组合作探究,品味“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这三句话背后的潜台词,并抓住先“汝”后“尔”的称谓变化,体会陈尧咨盛气凌人、骄傲自大的态度。

3.学生自读卖油翁酌油的语句,抓住“取”“置”“覆”“酌”“沥”这些动词,体会卖油翁精湛的酌油技艺和镇定、自信的个性特点。

4.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康肃公后来“笑而遣之”的“笑”意味着什么?这是什么样的笑?教师引导点拨,明确这“笑”可能是惭愧之笑、自嘲之笑,也可能是心悦诚服之笑。

第二,总结特点

1.学生同桌交流,总结人物的特点:陈尧咨骄傲自大、自鸣得意、不可一世;卖油翁心平气和、从容不迫、不卑不亢。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时要注意人物的心理、语气,要有感染力。

(三)升华感悟,提高认知

1.教师引导学生品析本文在语言运用、人物描写、详略安排方面的技巧,师生共同总结:(1)语言精炼;(2)对比鲜明;(3)详略得当。

2.学生分享本课学到的“熟能生巧”的道理,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貌似平常却身怀绝技的人。

3.学生复述课文,表演情景剧。由一个人复述故事,同时两个人来表演故事。复述要尽量声情并茂,情节完整;表演时要注

意人物的语气,要形神兼备,活灵活现。

更新时间:2021-10-02 01:10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五种基本能力,没有包含在其中的是

  • A.推理论证能力
  • B.运算求解能力
  • C.数据处理能力
  • D.几何作图能力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 A.知识
  • B.能力
  • C.个性
  • D.品德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 A.班级
  • B.学校
  • C.家庭
  • D.社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 A.热爱教育事业
  • B.热爱学生
  • C.教书育人
  • D.开拓创新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 A.生产力
  • B.文化
  • C.科学技术
  • D.政治经济制度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