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阅读教师在执教《桃花源记》时的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师

阅读教师在执教《桃花源记》时的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

师:初一下学期,我们曾学过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的一首诗《饮酒》,我们一起读一遍。

(投影显示《饮酒》诗,学生齐读)同学们读得很整齐,声音洪亮。谁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生1:表达了陶渊明对农村生活的喜爱。

生2: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安宁生活的向往。

师:说得很好。陶渊明的这种志趣,在他的许多诗作中都有所体现。不仅如此,在《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中.陶渊明更是具体地勾画出了他所向往的理想社会。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走近陶渊明。

师:请同学们推荐两位同学,一位同学帮老师把课题、作者写在黑板上。(学生推荐,一位学生上台板书)再推荐一位同学把课文读一遍,其他同学看着大屏幕,听他读得怎么样。(学生推荐,一位学生配乐读书。投影显示课文及图片)

师:这位同学已经写好了课题、作者,字写得很漂亮、很工整,谢谢你。读书的同学果然不负众望,课文读得很流畅,声音也很清脆。你们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生3:有一个字他读错了。“此中人语云”的“语(yu)”读成“语(yu)”了。

师:你听得很仔细。

生4:“夹岸数百步”的“夹(jia)”,他读成“夹(jia)”了。

师:到底应该怎么读 (学生争论)查一查字典。

生4:是我读错了,应读成“jiia”。

师:这个字也是多音字,“夹袄”的“夹”就应读作“jia”。

对上述教学实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教师以陶渊明的《饮酒》导入新课,新旧知识练习,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 B.教师用学生推荐的形式让学生书写和朗读,说明课堂上要完全听从学生的意愿
  • C.教师随文教授字词的读音,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
  • D.教师对学生的书写、朗读做出恰当的、适时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教学实施。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这不意味着整个课堂全以学生为主,教师必须在课堂中起到引导的作用。故B项表述有误,本题当选B项。

更新时间:2021-10-02 16:21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五种基本能力,没有包含在其中的是

  • A.推理论证能力
  • B.运算求解能力
  • C.数据处理能力
  • D.几何作图能力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 A.知识
  • B.能力
  • C.个性
  • D.品德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 A.班级
  • B.学校
  • C.家庭
  • D.社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 A.热爱教育事业
  • B.热爱学生
  • C.教书育人
  • D.开拓创新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 A.生产力
  • B.文化
  • C.科学技术
  • D.政治经济制度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