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老师在讲到杜甫的《蜀相》一诗时,曾用一副对联“草堂留后世;诗
老师在讲到杜甫的《蜀相》一诗时,曾用一副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来作为该节课的结束语,学生也因此对对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下面是教师为学生补充的对联,其中.对联的内容与作家、作品不对应的一项是( )。
A项中的对联语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故A项正确。B项语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对应正确。C项对联所赞之人是李清照,李清照撰有《漱玉集》,并为丈夫的《金石录》作了后序。对应正确。D项所赞之人是王昭君。青冢据说是王昭君的坟墓,杜甫在《咏怀古迹》中说昭君“独留青冢向黄昏”。故D项对联对应的作家作品应为杜甫《咏怀古迹》。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