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老师在讲到杜甫的《蜀相》一诗时,曾用一副对联“草堂留后世;诗

老师在讲到杜甫的《蜀相》一诗时,曾用一副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来作为该节课的结束语,学生也因此对对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下面是教师为学生补充的对联,其中.对联的内容与作家、作品不对应的一项是(  )。

  • A.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骛,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子,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王勃《滕王阁序》
  • B.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欧阳修《醉翁亭记》
  • C.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之风。——李清照《玉漱集》
  • D.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婚。——陆游《咏怀古迹》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D
本题解析:

A项中的对联语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故A项正确。B项语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对应正确。C项对联所赞之人是李清照,李清照撰有《漱玉集》,并为丈夫的《金石录》作了后序。对应正确。D项所赞之人是王昭君。青冢据说是王昭君的坟墓,杜甫在《咏怀古迹》中说昭君“独留青冢向黄昏”。故D项对联对应的作家作品应为杜甫《咏怀古迹》。

更新时间:2021-09-30 12:24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 A.知识
  • B.能力
  • C.个性
  • D.品德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 A.班级
  • B.学校
  • C.家庭
  • D.社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 A.热爱教育事业
  • B.热爱学生
  • C.教书育人
  • D.开拓创新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 A.生产力
  • B.文化
  • C.科学技术
  • D.政治经济制度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初中数学专项训练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初中数学专项训练

  • A.A
  • B.B
  • C.C
  • D.D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