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下面是某中学两位老师关于“天气符号”的教学片断:(1)王老师
下面是某中学两位老师关于“天气符号”的教学片断:
(1)王老师的教学片段
教师:天气是多变的,所以我们时常需要收看天气颈报。为了方便大家收看天气预报,常用一些符号来表示天气特征。你们认识这些天气符号吗?先把书翻到第42页,一起来认识天气符号……接下来,老师就来考考大家,请将下列一些天气的符号和所表示天气状况连接起来,看看谁最快,最准确。
学生争着举手完成天气符号连线题。
(2)陶老师的教学片断:
教师:你们看得懂电视台播放的天气预报图吗?
学生:天气预报上的天气符号看不懂。
教师显示“天气符号”投影片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畅所欲言,这些特定的天气符号和特定的天气如何联系?
学生:晴天嘛,太阳光芒四射。
学生:阴天,乌云密布看不见天日。
学生:雪的符号真像雪花。
学生:三角形的东西砸在身上很疼,用来表示“冰雹”很形象。
学生:沙尘暴的“沙”字拼音第一个字母是“S”,而且沙尘暴是随风前进的,所以是“S”上加一个“→”来表示。
……
教师:同学们尽情地发挥想象力来记忆天气符号,说的非常好。下面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风向、风级表示的方法……
(1)初中阶段,为了加深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记忆,一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概述两位教师对“天气符号”教学方式的不同点。(8分)
(2)哪一位教师的教学方法更符合新课程理念?为什么?(8分)
本题考查考生的教学分析能力。对于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分析,要求我们掌握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比如合作探究法、谈话法、角色扮演法、讲授法等,这些教学方法的特点也要有所了解;新课程理念的具体内容在地理课程标准里有详细讲解,需要我们理解并会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