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下面是刘老师“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刘老师“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在概述了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性之后,在电子白板上投影出“长江、黄河水系图”)请
大家看“长江、黄河水系图”,想一想,如果要把长江水引到黄河,给南水北调找一条通道,应该从哪里调水 理由是什么
生甲:我认为,可以在黄河流域最需要水的地方开挖。引入长江水。
生乙:从长江水流量最大的地方引出,这样长江、黄河沿岸的地区都有水用。
生丙:在两大河之间距离最近的地方凿一条通道,因为这样可能花费较少。
师:很好,请你们几位在电子白板上画出你们各自的设计调水路线。然后.打开课本看“南水北调线路图”,能否发现南水北调线路与大家设计的一致
(学生纷纷打开书本,急切寻找答案)
问题:
(1)上述材料中,该教师主要采用了什么地理教学方法 并说明该教学方法的优势与局限。(12分)
(2)该教学方法主要有哪些步骤 (8分)
(1)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了谈话法的教学方法。谈话法是凭借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和生活、学习经验,通过问答的方式来传授地理知识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势有:
①一问一答,方式简单;
②能检查学生对以前知识的掌握程度;
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启迪学生智力;
④能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谈话法的局限性:谈话法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是随教师谈话的内容为导向的,因此,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谈话时,教师的提问一般是激发起学生的记忆表象,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不具备一定的基础或生活经验,则不宜用谈话法。
(2)主要的步骤有:①依据教学的内容及其重点,设置问题;②提出问题,让不同的学生回答,兼顾全班不同程度的学生;③继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做出合理的解答;④总结学生的回答。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五种基本能力,没有包含在其中的是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