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下面是某老师“中国农业的分布”一课的教学设计片段:1.展示反
下面是某老师“中国农业的分布”一课的教学设计片段:
1.展示反映我国农业生产的景观照片。例如南方水田插秧和水稻收割,北方小麦播种和收割等照片,介绍照片的拍摄时间和反映事物,但不注明地点。
2.学生分组观察照片,记录观察内容,讨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3.学生利用地图,讨论照片上的农业生产景观可能出现在哪个地区。
4.由学生利用相关图像向全班阐述本小组的讨论结果。
5.教师讲评,引导学生认识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
问题:
(1)举例说明该教学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哪些地理学科能力 (12分)
(2)为引导学生认识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教师在讲评时可以出示那些专题地图配合讲解 (4分)
(1)该教学设计采用小组讨论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情感和价值观,能较好地促进科学观点的树立、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形成、对知识的深入分析思考以及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
比如,学生分组观察照片、记录观察内容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地理数据收集方式、科学的地理研究方法和端正的科学态度:学生利用地图讨论照片上农业生产景观可能出现的地区,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归纳信息、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的深入分析思考和与同学交流思想、讨论观点的合作能力;由学生利用相关图像向全班阐述本小组的讨论结果,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专业术语阐述地理事物和地理规律的表达能力;教师讲评,引导学生认识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又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促进科学的农业生~
产观念的树立。~
(2)可以在中国农产品优势产区分布图中选择几幅配合讲解,在选择的同时,还可以结合考虑本地的优势农产品。~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