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材料:下面是吴老师在初中“西北地区”一课中的教学片断:师:西

材料:

下面是吴老师在初中“西北地区”一课中的教学片断:

师:西北地区虽然气候干旱,但当地人们能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发展农业生产,许多农产品在国内甚至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你们知道西北地区的农产品有哪些

生:哈密瓜、葡萄……(学生齐声回答)

生:鄂尔多斯羊绒,温暖全世界。(一个调皮的插话,把其他学生都逗乐了)

师:(微笑)鄂尔多斯羊绒衫属于农产品吗

生:属于工业产品。

师:对呀.所以,鄂尔多斯羊绒衫和当地农业生产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对吗

生:不对.鄂尔多斯羊绒衫的原料来源于畜牧业。

师:(微笑)这位同学的思路很清晰,鄂尔多斯羊绒衫和当地农业生产之间有关系。西北地区的内蒙古高原、天山等地,草场广阔,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畜牧业又带动了当地相关部门发展,大家能否知道西北地区的主要牧区和畜种有哪些呢 除了畜产品,西北地区的瓜果也比我们这里东部沿海地区的香甜,同学们熟知的有哈密瓜、葡萄、石榴、香梨等,另外还有小麦、棉花甜菜等,产量高、质量好。(展示哈密瓜、葡萄、长绒棉丰收的图片)大家又能否知道这是为什么呢

生:(安静无语)

师:接下来,先请大家各自阅读教材和地图,了解西北地区的主要牧区和畜种有哪些。然后,前后排四人一组讨论“西北地区的瓜果为什么产量高、质量好”。

问题:

(1)上述教学片段中,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6分)

(2)上述教学片断中,哪些行为体现了因材施教 (6分)

(3)在学生四人一组讨论“西北地区的瓜果为什么产量高、质量好,教师应如何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8分)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①小组探究法:在学习西北地区的农产品与当地气候之间的关系的知识点时,教师通过设置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西北地区的瓜果为什么产量高、质量好~”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提高了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协作的能力。~

②自主读图法:在学习西北地区主要的牧区和畜种时,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和相关的地图,在教材和地图中去寻找相关的答案。通过自主读图法,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地图、从地图中获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③图片教学法:在学习西北地区的农产品的时候,教师展示哈密瓜、葡萄、长绒棉丰收的图片。用形象直观的图片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④谈话引导法:在具体学习西北地区知识点之前,教师通过谈话的方式,提问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后面的教学奠定基础。~

(2)①当学生回答错误后,教师不是直接给出否定的答案。而是设问“鄂尔多斯羊绒衫属于农产品吗~”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分析自己回答的正误。~

②教师接着刚才学生提到的工业产品进行设问“鄂尔多斯羊绒衫和当地农业生产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对吗~”让学生自己分析当地工业产品和当地的农业产品之间的关系,打开学生的思维。~

③教师总结关系:西北地区的内蒙古高原、天山等地,草场广阔,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畜牧业又带动了当地相关部门发展。最后通过一句“大家能否知道西北地区的主要牧区和畜种有哪些呢~”设问,把课堂顺利地转承到了课堂的正常轨道上。

总之,当学生回答出现偏差后,教师并没有直接否定。而是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设问和引导,让学生知道了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的区别,也知道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走出了认识的误区,展示了该教师善于驾驭课堂的深厚功底,同时也体现了该教师能够因材施教、尊重学生。~

(3)本知识点属于农业和自然要素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之前提出相应的素材来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

①教师展示相关的素材“阴雨天少,晴天多,日照时问很长,植物可以充分地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大量的淀粉、糖类等物质。一到夜间,气温降得很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弱,这样就减少了养分的消耗。所以果实中能够积累大量的营养物质,不但个儿长得大,而且养分充足。”让学生通过阅读分析素材,归纳出西北地区瓜果质量好与当地的日照条件、昼夜温差有着密切的关系。~

②教师展示“西北地区的气候类型图”,让学生说出西北地区的气候类型,并且描述该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教师接着展示西北地区“气温昼夜温差大的相关图片和相关素材”,让学生得出西北地区的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特征。~

总之,在学生进行小组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进行相应的指导和点拨,保证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

更新时间:2021-09-27 18:12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 A.知识
  • B.能力
  • C.个性
  • D.品德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 A.班级
  • B.学校
  • C.家庭
  • D.社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 A.热爱教育事业
  • B.热爱学生
  • C.教书育人
  • D.开拓创新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 A.生产力
  • B.文化
  • C.科学技术
  • D.政治经济制度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初中数学专项训练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初中数学专项训练

  • A.A
  • B.B
  • C.C
  • D.D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