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赵老师在教学“南极大陆蕴藏丰富的煤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赵老师在教学“南极大陆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时,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1)南极洲煤炭分布图及煤炭储量;(2)煤炭形成的重要条件——湿热的气候、茂密的森林;(3)南极洲景观图片;(4)南极洲气候特点。
接着,赵老师让学生利用上述信息提出问题。一个学生提出:“为什么南极会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另一个学生提出:“南极洲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说明南极洲曾有过湿热的气候、茂密的森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地理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了解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利用了已有信息.以及表征问题的质量,评价学生提出地理问题的水平和差异。上述两个问题相比,深度上有明显区别:第二个学生提出地理问题的能力要强于第一个学生。
问题:
(1)材料体现了对学生哪方面能力的评价?(4分)
(2)对学生此方面能力评价应把握的评价重点和采用的评价方式有哪些?(12分)
(1)材料体现了对学生提出地理问题能力的评价。 (2)评价学生提出地理问题的能力,应把握下述评价重点:①是否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提出可能通过探究解决的问题,是否领会提出问题的途径和方法;②是否能有效利用已知信息提出问题;③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合理、完整、新颖,广度与深度如何等。
对学生提出地理问题能力的评价,可采用如下评价方式:观察学生是否踊跃提出问题;观察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利用了已有的信息和条件:观察学生寻求必要信息和条件的主动性:采用评语方式鉴评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的质量,评语以鼓励为主:鼓励学生间的相互评价。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