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1)这个案例“看上去很美”,不仅贴近社会生活且逻辑清晰,从
(1)这个案例“看上去很美”,不仅贴近社会生活且逻辑清晰,从一个基本任务开始,层层深入地带领学生全面了解日本大地震相关的很多信息。但是,教师在设计上述三个任务时,所提示的获取信息的方式皆为以关键字在搜索引擎中进行检索,在搜索技巧上并无差异,属于同质任务。因此,任务设计时需要区分两种“逻辑”,一是了解一个问题可以层层深入,二是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也需要层层深入,两者不可等同。当我们以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时,就必须考虑我们的任务是否隐含了不同层次的解决问题的技能或能力,如果缺少这种层次感,在学生能力培养上便是同质任务的低水平重复。 (2)该案例教学时正处于各大网站专题报道日本大地震的新闻热点期,人们可以在各大门户网站很方便地找到日本大地震的专题报道,在专题报道网页中很容易找到上述三个任务的答案。因此,如果不能引导学生学会从权威信息源或主题、专题信息源获取信息,而一味强调搜索技巧的使用,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形成所谓的“搜索依赖症”。
处理方法: (1)巧妙地批评且点到即止。在课堂教学中,倘若学生做出了与教学不协调甚至大煞风景的举动时,教师应冷静、镇定,可委婉地用手势、幽默的语言或眼神暗示该学生,让该学生心里明白教师的用意,这样既保住了该“调皮”学生的面子。又及时制止了其错误的延续,让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下去。
(2)课后,教师还得选择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主动找该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以便达成共识甚至日后的默契。
在面对和处理类似事件时,教师要把握两个原则:
(1)疏导原则。教师要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2)尊重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师既要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又要提出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的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