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案例:张老师有一节课的内容是关于环保方面知识的搜索。学校的教
案例:
张老师有一节课的内容是关于环保方面知识的搜索。学校的教学环境有ADSL宽带网和校园网。资源上有科利华语文、数学备课系统、真题资源库和K12,还有2.6万册图书,包括《中国电化教育》等100多种报刊。该课教学的组织形式是:①教师提出综合性的探究专题,即关于环保知识的搜索。②全班每个学生都自定具体题目,如:环保的概念外延及内涵,环保的意义和方法,环保的原则,空气的环保等几十个小课题。③在班上报告自己搜索的内容及其来源,并通过微机投影到大屏幕上。④通过讨论,分享信息和个人的创意,进行思维碰撞。⑤在个体展示的基础上同质分类并混合分组,确定下一题目。
问题:
(1)案例中张老师使用的是什么教学模式?(10分)
(2)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积极的作用?(10分)
(1)张老师使用的是探究学习模式。探究学习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探究专题进行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在学习中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与主动性,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起着引导和答疑解惑的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