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依据下列提供的教学条件,设计一份发展学生体能的循环练习方案,

依据下列提供的教学条件, 设计一份发展学生体能的循环练习方案, 用图示说明其练习方法、 组织形式与时间分配。

场地: 篮球场 1 块。

对象: 高一男生 40 人。

器材: 篮球 10 个、 跨栏架 10 个、 哑铃 10 付、 标志筒 5 个、 体操垫 10 个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参考设计】

一、练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说出几种体能训练的方法;能够按照要求完成各组组合技能的训练。

过程与方法:通过循环练习等方法,发展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勇敢顽强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激发对篮球项目的兴趣。

二、练习重难点

重点:合理把握组间的练习时间。

难点:能够完成练习,达到训练强度。

三、练习步骤.

1.开始部分:(3分钟)

①集合整队;②师生问好,报告人数;③检查服装;④宣布本课的学习内容及要求;⑤安排见习生。

2.准备部分:(10分钟)

①绕篮球场慢跑两圈;②教师带领做徒手操—并口令指挥:a.头部运动;b.体转运动;c.腹背运动;d.正压腿、侧压腿;e.手腕脚踝运动。

3.基本部分:(27分钟)

(1)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出篮球运动员想要在赛场上赢得比赛,除了需要具有超强的技战

术之外还需要良好的体能,进而顺势引入今天的教学内容——发展体能的循环练习。

(2)示范:教师在三个区域分别进行三组练习动作的示范。分别为:单脚跳、跨步跳;哑铃弯举、侧平举;运球绕障碍物投篮动作。

(3)讲解:分三组分别在三个区域进行下肢力量练习、腰腹力量练习、手臂力量练习,技术动作练习。

(4)练习(如图所示):

第一组:跳跃练习(10人)

将跨栏架倒放间隔3米放置,5个栏架为一组,分两组分别进行双脚连续跳、跨步跳练习,两组循环交替进行。(所用器材:跨栏架10个)

第二组:力量练习(20人)

哑铃弯举10次,侧平举10次为一组,练习两组。在体操垫上进行仰卧起坐20次,练习两组。

两组循环交替进行。(所用器材:哑铃10付,体操垫5个)

第三组:运球绕障碍物投篮练习(10人)

5个标志筒每个之间间隔5米,5个体操垫每个之间间隔5米,分两组分别进行运球绕障碍物投篮练习,两组循环交替进行。(所用器材:篮球10个,体操垫5个,标志筒5个)

练习一、二、三为一次循环,本次课循环两次。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进行纠错指导,强调安全等注意事项。

4.结束部分:(5分钟)

①放松活动;②师生总结;③回收器材。

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

更新时间:2021-10-04 14:56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 A.知识
  • B.能力
  • C.个性
  • D.品德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 A.班级
  • B.学校
  • C.家庭
  • D.社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 A.热爱教育事业
  • B.热爱学生
  • C.教书育人
  • D.开拓创新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 A.生产力
  • B.文化
  • C.科学技术
  • D.政治经济制度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初中数学专项训练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初中数学专项训练

  • A.A
  • B.B
  • C.C
  • D.D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