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案例:初2-(4)班共有学生39人,乒乓球案4张,乒乓球拍平

案例:

初2-(4)班共有学生39人,乒乓球案4张,乒乓球拍平均每人一个,乒乓球若干。

教学内容:

(1)较好地运用步法并进行发球学习。

(2)学生自由分组进行模拟练习。

(3)发展速度、灵敏、协调性和反应等素质。

(4)培养果断的意志品质和力争上游的进取精神。

教学步骤:

(1)学生自由组合成三人一组,得到信息(击掌、哨声或手势)后,学生快速起动冲刺跑5~6米。

(2)学生碎步进行前、后、左、右移动摸地面画线练习。

(3)学生两人一组,纵队站立,听到哨声后,前面的同学迅速转身接后面同学抛起的乒乓球。

(4)球拍托球碎步走比赛。

(5)教师点评、总结。

问题:

(1)指出本节课教学的设计思路。

(2)指出本节课的优缺点。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本案例中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学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分析问题的热情,提高乒乓球运动的技能。善打、巧打、打出特色、打出精彩,充分体现和谐人际关系。

(2)优点:①能够以“快乐教学”为主线,激发学生学习乒乓球的兴趣。

②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游戏和比赛,师生同玩同乐,学习氛围比较轻松。

③在和谐的氛围中掌握步法动作技术,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等体能。

④教程比较灵活,教师善教,学生乐学,让人耳目一新。

缺点:①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初中体育整套教材的整体结构的把握。

②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包办得太多。动作的分析与详解、思路分析都帮学生做好了。

③创新不够。教师仍是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手段,而素质教育始终离不开基础创新教育。

更新时间:2021-09-26 15:39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 A.知识
  • B.能力
  • C.个性
  • D.品德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 A.班级
  • B.学校
  • C.家庭
  • D.社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 A.热爱教育事业
  • B.热爱学生
  • C.教书育人
  • D.开拓创新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 A.生产力
  • B.文化
  • C.科学技术
  • D.政治经济制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