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小林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后到某市郊区一所小学任教。校长根据她
小林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后到某市郊区一所小学任教。校长根据她来校后的工作表现,在她来校后的第二个学期就让她担任了班主任。由于小林来自城市,她总觉得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比较土气,没有见识,和他们在一起时总感到不自在,同时她在选配班干部、安排座位、做操排队、上课提问等许多事情上都对这些学生另眼看待。领导知道此事后曾善意地批评过她,可她仍不以为然。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小林的做法进行分析。
1.教师职业道德是指社会对教师提出的一种特殊的道德要求。
2.根据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小林的做法是不对的。教师职业道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热爱教 育工作,热爱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热爱学生是教师应尽的职责,它既是教师道德的核心,也是教 师高尚道德素养的自我表现。热爱学生首先要做到理智的爱,不溺爱、不偏爱;其次,要无私的爱,对学 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再次,爱与严格要求要相结合。由此可以看出,小林老师对家庭经济条件差的 学生有歧视行为,经领导批评后仍不以为然,这是有违教师职业道德的。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