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社会工作者中级社会工作实务->A是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而落户于我国西部的大企业,有员工3万多

A是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而落户于我国西部的大企业,有员工3万多人。主要有三大合作伙伴,其中主要是国际某笔记本电脑的中国生产商。去年6月,双方合作合同到期,但由于双方在合作条件上存在分歧而迟迟未能续签,30%的员工面临着被裁员的状态,A企业主要通过赔偿或者另外安排工作进行裁员。其中,大部分人员接纳了企业安置的建议。并得到妥善解决。但仍有小部分人员不愿意接受被裁员安置,出现了小规模短时间的集聚事件。针对不愿意被裁的人员,A企业采取的措施是将他们挪到另外一个车间,相对原来的工作,新车间较为辛苦,加班也比较少,所以薪水也较低;对于既不接受安置,也不愿意接受新工种的员工。按劳动法给予合理的赔偿,但这部分员工主要是男性。他们不接受企业的安置或赔偿。原因在于无论新工种还是赔偿,都比原来的钱少;企业合同续签的问题,是公司高层的事情,但现在高层一分钱也不少,自己辛苦工作几年,却被踢皮球,自己的利益无端被牺牲,他们觉得被裁员,感觉犯了错,面子上过不去;过去为了找到这份工作,面试、学技术花了不少时间,现在家人、孩子也在这里,被裁员后也不知道到哪去居住。所以他们不愿意接受公司的任何安排,情绪比较激动,集体围堵总经理办公室,甚至到所在街道进行围堵,要讨个说法。

问题:

1.请你分析被裁员的员工有哪些困难

2.结合案例,请你分析本案例反映的是企业社会工作哪个方面的内容问题并提出具体的介入策略。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被裁员的员工主要面临的困难有: (1)对裁员的认识问题。他们不了解公司的高层运作,认为被裁员等同于犯错误,让自己的面子过不去。

(2)经济收入的问题。案例中提到他们不接受企业的安置或赔偿的原因在于无论新工种还是赔偿,都比原来的钱少。因为这群职工主要是男性,被裁员后的安置待遇与原来工资之间有误差,短时间内会影响到他们的家庭收入。

(3)情感上的失落。过去为了找到这份工作,面试、学技术花了不少时间,也在企业工作好多年,有不舍,也有觉得不公平。案例中提到,企业合同续签的问题,是公司高层的事情,但现在高层一分钱也不少,自己辛苦工作几年,却被踢皮球,自己的利益无端被牺牲。

(4)对家庭安置的担忧。现在家人、孩子也在这里,被裁员后也不知道到哪去居住。

(5)法律意识的薄弱。当他们不愿意接受公司的任何安排,情绪比较激动时,不是寻求劳动仲裁和法律方面的支持,而是集体围堵总经理办公室,甚至到所在街道进行围堵,要求讨说法,这不仅仅是于事无补,还有可能将自己陷入触犯法律的困境。

2.这个案例反映的是企业社会工作中介入劳动关系协调方面的内容。企业生产是在职工之间、职工与管理层之间不断互动的过程中完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可能会产生各种摩擦和冲突。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从尊重开始,在企业内创造相互尊重的文化氛围。建立职工关系调解机制,使职工之间发生的矛盾、冲突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通过定期沟通,将职工对企业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管理层,管理层可以针对问题的性质和重要性研究出解决办法,提升职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和改善企业管理方式,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双赢。具体言之,指的是企业因项目缩减裁员过程中造成矛盾、对抗和冲突,具体的介入策略如下:

(1)与企业方进行充分沟通,协助他们解读有关裁员的原因及其合法性,使员工能够及时了解有关信息,并接受正确的信息,避免以讹传讹。

(2)建议企业方公布裁员的方案和安置措施,公布裁员的相关程序及意见反馈的渠道。

(3)召开职工座谈会,了解被裁员职工的困难和问题,并进行汇总,反馈给企业方。

(4)沟通过程中存在问题,沟通不畅、无效沟通,甚至是无沟通,这些都是导致矛盾产生的重要因素。

(5)开展员工情绪辅导,协助员工情绪宣泄,缓解员工的离职压力。

(6)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训练小组,帮助职工分析个人能力和优势,规划自己的下一步。

(7)与企业方协商给离职职工的住宿一个过渡期,以便家人孩子能够得到妥善安置。

(8)协助职工办好离职的相关手续。

更新时间:2021-11-16 16:18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案例:

A市某街道下的宏发商业大厦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楼内主要有200多家公司、机构和个体商户,多为员工从几人到几十人不等的小微企业或个体商户,从业人员人数近2500人,以从事服务业和办公室白领为主,年龄范围在20岁到35岁,工作繁忙且压力大,外地来城市务工的人数比例较高,在附近租房居住,居住环境较差且生活成本高;企业员工普遍缺乏组织联结,相互间交往互动很少,人际关系疏离冷漠,导致人员的流动性很高。20 1 4年8月,正式成立了企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现有3名工作人员。

问题:

请你结合本案例,以建立和促进该商业大厦内企业员工的社会支持网络为目的,设计一份小组工作计划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张博今年2 5岁,大二时因精神疾病退学。退学后,张博在精神卫生中心接受了4周治疗后出院。张博的母亲提前退休后全身心地照顾他,但是张博的某些社会机能仍在慢慢退化。朋友和同学开始疏远他,有些居民也因偏见而对他指指点点,这让原本就内向的张博备受情绪困扰,更加沉默寡言,越来越没有自信,整天不想出门。张博因为服药有副作用而偷偷藏药和减药,社区也没有相应的康复机构。没多久,张博的精神疾病再次发作。张博在3年内多次出入精神卫生中心,无奈之下,父母将其送入精神病院。1年后,张博的病情稳定,经诊断可以出院。他想回家并接触社会、交朋友,想学点技能从事些简单的工作。父母为了让他更好地康复,准备搬到一个环境幽静、能提供康复和职业训练的社区居住。自从张博患病以来,父母一直觉得压力很大、很焦虑,对照料好张博既没有信心也不懂技巧,非常希望有专业人士提供帮助。医院的社会工作者准备为张博出院回归社区提供服务,并联络了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

[问题]

1.从社会支持来源看,张博康复的哪些支持存在不足?

2.张博的需要及家人的需要分别是什么?

3.整合张博及家人的需要,基于医务社会工作的思路,写出“出院计划”的内容。

查看答案
问答题

近年来,随着结婚率的增长,某妇幼保健院的孕妇人数大大增加。这些孕妇大多是2 0世纪8 0年代出生的独生女,她们对孕育知识缺乏了解,遇到一些小事就非常紧张,总是希望眼前有个专家可以随时咨询,为其提供服务。

[问题]

假如你是该医院的一名医务社会工作者,准备针对孕妇的需求开展一次活动,请针对孕妇的特点,拟订一份医务活动服务方案。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案例:

刘某,46岁,在某市工地上打零工,妻子和儿子在一家超市工作。一家人收入不高,生活过得平平淡淡,但他们也很知足。后来刘某在工作中经常伴随轻微乏力、发热等不适症状,碍于工作原因,刘某没有及时到医院检查。然而不久前,刘某又出现腹泻、腹痛、右肩酸痛等加重症状,在家人劝说下,才同意妻子陪同他到某市重点医院检查,没有想到刘某已经是癌症晚期,还有两个月的存活期。刘某一直不能接受自己的病情,经常乱发脾气,摔坏家具,多次偷偷流泪大哭,这对他们家庭是个沉重打击,一家人陷入悲伤境地,使全家人情绪低落,失去生活的方向。

问题:

假如你是一位医务社会工作者,请设计一份为刘某及其家庭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方案。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案例:

李华是某高中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优异。李华年幼时,父母因车祸去世,从小和奶奶相依为命。在高中毕业前的一次体检中李华被检查出患了急性乙肝,因此被班主任送往医院进行接受治疗。住院期间,李华始终愁眉苦脸、沉默寡言,对医生的治疗也不配合,多次从医院逃出来。但听话的李华最终被班主任劝回医院接受治疗。随着治疗的进行,医疗费用也越来越多,李华陷入两难的境地,一方面知道自己家境贫困,治疗费用昂贵,年迈体弱的奶奶无力支付,但是如果此时不继续治疗,自己的病情就会恶化;另一方面李华也担心自己的学习会落下。李华曾想过要自杀,但被来看望他的同学发现并及时制止了他。李华的同学向医务社会工作者求助,希望能为李华提供服务。

问题:

1.上述案例中,李华主要面临哪些困境?

2.作为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策略帮助李华解决目前的困境?

查看答案
问答题

老孔今年6 4岁,身体一直不错,可是从年初开始,经常胃疼得厉害,有时吃药也不能控制。在妻子和女儿的催促下,老孔去医院做了检查,经诊断,老关患的是胃癌,已经到了晚期,医生估计最多只能活半年的时间。这个消息让老孔一家人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老孔绝望、痛苦,家人也很难过。

[问题]

1.临终关怀的工作方法有哪些?

2.作为一名医务社会工作者,结合临终关怀的工作方法,具体应采取怎样的介入策略来帮助老孔及其家人?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小金在一家医院传染科工作,她经常处在一种紧张和焦虑的状态中,常常感到窒息、恐惧、无助,担心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会感染上传染病。一天夜里,她负责查房,发现有一间病房的门怎么也打不开,她赶紧叫了几个年轻的男医生。大家合力把门撞开以后,发现病人因为绝望把自己吊死在竖立着的病床上,脸色发紫,床单被撕成一条条的。小金当场就吓晕了。几个月来,小金一直没能从这段经历中恢复过来,天一黑她就会想起看到的恐怖情景,甚至产生了辞职的念头。

[问题]

1.请简述医务社会工作的实务主题。

2.针对上述案例中小金的情况,医务社会工作者应该制定什么样的长期目标使其恢复健康?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案例:

小阳,男,26岁,大学三年级时因精神疾病退学。退学后,小阳在精神卫生中心接受了4周治疗后出院。小阳患病后,母亲提前退休全身心地照顾他,但是小阳的某些社会机能仍然在慢慢退化。朋友和同学也开始疏远他,有些居民因偏见而对他指指点点,这让原本就内向的小阳备受情绪困扰,更加沉默寡言,越来越没有自信,整天不想出门。小阳因为服药有副作用所以偷偷藏药、减药、社区也没有相应的康复机构。没多久,小阳的精神疾病再次发作。小阳在3年内多次出入精神卫生中心,无奈之下,父母将其送人精神病院。

1年后,小阳的病情稳定,经诊断可以出院。他想回家,想接触社会、交朋友,想学点技能从事些简单的工作。父母为了让他更好地康复,准备搬到一个环境幽静、能提供康复和职业训练的社区居住。自从小阳患病以来,父母一直觉得压力很大、很焦虑,对照料好小阳既没有信心也不懂技巧,非常希望有专业人士提供帮助。医院的社会工作者准备为小阳出院回归社区提供服务,并联络了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

问题:

1.从社会支持来源看,小阳康复的哪些支持存在不足?

2.小阳的需要及家人的需要分别是什么?

3.整合小阳及其家人的需要,基于医务社会工作的思路,写出“出院计划”的内容。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案例:

快乐山社区位于某市中心区,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20%左右。他们大部分是退休老人,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经济及健康情况都不错。除少数老人担任楼组长外,多数老人很少参与社区事务。

社区旁边正在建造五栋高层商品房,来了一批建筑工人。工人们每天都要穿过快乐山社区,来往于宿舍与工地之间。由于社区附近建筑工人多了,吸引了一些小商小贩。最近,快乐山社区连续发生几起入室盗窃事件,一些居民认为是外来人员在社区大量穿行造成的,因此有人建议把社区靠近建筑工地的大门锁上。此建议引起了很大反响。因为关系到社区安全和居民出行,社会工作者决定采用社区工作方法,发动社区老人参与解决上述问题。

问题:

1.本案例中,社区工作的任务目标是什么?过程目标是什么?

2.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哪些步骤协助建立老人志愿者团体以实现上述工作目标?

3.社会工作者在协助建立社区老人志愿者团体中可以采用哪些专业技术?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案例:

某老旧社区的居民对社区服务有强烈需求,然而该社区居委会人手紧张,服务供给有限。为此,社区居委会引进了一家社会工作机构,希望借助专业力量加强社区服务。该社会工作机构在社区走访中发现,社区中已有居民骨干自发组织了一些活动。进一步调查后了解到,有些居民骨干认为,大家组织起来就为了自娱自乐,不要多管闲事;有的居民骨干虽然想为居民们做点事,但不知道该怎么做,还有的曾经尝试过开展社区服务,但看不到成效,感到很无力,没能坚持下去;同时,这些居民骨干开展活动面临缺少服务场地、设备、资金和人员等困难,也不知道该如何去争取资源。针对该社区的实际情况,社会工作机构计划对社区居民骨干开展能力建设服务。

问题:

分别从提升居民骨干的认知和思维、情感和价值观、行为和技巧三个方面能力的角度设计服务方案(分别列出三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和主要实施策略)。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