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女性,10岁。因水肿、少尿并血尿收入院。起病无诱因,不伴发热,患儿曾对症治疗,颜面及四肢水肿消退,而腹胀日益加重,出现持续肉眼血尿和大量蛋白尿。既往健康。家族无相似患者。体检:营养欠佳,发育中等,精神差,颜面不肿,双下肢中度可凹性水肿。心肺无异常。腹部高度膨胀,移动性浊音阳性,肝脾未触及,未及异常包块,余无特殊。
下腔静脉造影术后7天开始,患儿右下肢(造影穿刺侧)增粗。右足背动脉搏动亦有所减弱,局部皮肤温度无变化,局部无波动感。与此同时,腹水增多,腹胀加剧,入院第36天(造影术后20天)行腹腔穿刺,腹水外观清亮,镜检未见细胞,蛋白定量为1.0g/L,培养阴性。上述体征提示该患者可能出现了哪些病情变化
本问提示有两个方面:一是右下肢肿胀;二是腹水加重。此时,患儿是下腔静脉造影后7天出现右下肢(造影穿刺侧)增粗,局部皮温无变化。同时,腹水增多,腹水外观清亮,未见细胞,蛋白定量<3g/dl,细菌培养阴性。根据这些特点,下肢肿胀是水肿还是血肿 如果是血肿,根据提示,局部无波动感,另外单纯右下肢血肿不能解释腹水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排除E项。关于右下肢局部水肿,是由于炎症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的炎性肿胀 还是由于静脉、淋巴回流受阻加上患儿的严重低蛋白血症引起的水肿 患儿右下肢局部皮肤温度无变化,不符合炎性肿胀。因为炎性肿胀有"红、肿、痛、热"表现。因此,也可以排除右下肢蜂窝组织炎。如上述所分析的,患儿右下肢局部肿胀很可能是由于静脉回流受阻加上严重低蛋白血症引起的。患儿原有下腔静脉上段血栓形成,在引起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基础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加上7天前局部静脉穿刺造成血管损伤,可以在局部诱发新的血栓形成。就其部位而言,我们必须看到该患儿除右下肢肿胀外,还有腹水的增加。血栓形成的部位有可能在右侧股静脉、右骼外静脉、下腔静脉,或一处或多处并存,所以,D、B、G项均为正确答案。另外,右侧股静脉血栓形成造成局部肿胀可压迫同侧的股动脉,以致同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至于心力衰竭引起的下肢水肿,应该是双下肢水肿且伴有肝脏肿大。如果是全心衰或左心衰可有呼吸困难、肺部湿啰音等表现。因此,F项是错的。根据提示,患儿腹腔穿刺腹水检查的结果是,腹水清亮、无细胞成分、蛋白含量不高、培养阴性。这些不符合原发性腹膜炎引起的腹水表现。
35岁女性,步行中后仰跌倒,右手掌撑地伤后1小时,右肩痛,不敢活动。检查:右肩方肩畸形,Dugas征(+)。
宾馆女服务员,35岁,半年前弯腰提物时突然腰痛,并向左侧臀部扩散,当时检查腰椎凸向右侧,腰活动困难,左侧腰骶部压痛,直腿抬高阳性,X线片见腰椎向右侧弯曲。
宾馆女服务员,35岁,半年前弯腰提物时突然腰痛,并向左侧臀部扩散,当时检查腰椎凸向右侧,腰活动困难,左侧腰骶部压痛,直腿抬高阳性,X线片见腰椎向右侧弯曲。
男,36岁。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10年,大便成糊状,每日2~4次。近1周腹痛加重。体检:体温37.5℃,贫血貌,左下腹部轻压痛。X线检查示结肠袋消失,肠壁变硬,肠管缩短、变细,可呈铅管状。
男,36岁。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10年,大便成糊状,每日2~4次。近1周腹痛加重。体检:体温37.5℃,贫血貌,左下腹部轻压痛。X线检查示结肠袋消失,肠壁变硬,肠管缩短、变细,可呈铅管状。
男性,55岁,2天前酒后出现上腹痛,进行性加重,并向腰背部放散,曾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未减轻,稀便2次。既往有“胆石症”病史10年,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查体:体温37.3℃,脉率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上腹部轻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男性,55岁,2天前酒后出现上腹痛,进行性加重,并向腰背部放散,曾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未减轻,稀便2次。既往有“胆石症”病史10年,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查体:体温37.3℃,脉率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上腹部轻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男性,55岁,2天前酒后出现上腹痛,进行性加重,并向腰背部放散,曾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未减轻,稀便2次。既往有“胆石症”病史10年,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查体:体温37.3℃,脉率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上腹部轻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患者,男性,20岁。发现左腕部进行性增大肿物3个月,伴疼痛,轻微撞击后疼痛明显加重。X线片示:桡骨远端存在偏心溶骨性骨质破坏区,伴病理性骨折,骨皮质"肥皂泡样改变"。
患者,男性,20岁。发现左腕部进行性增大肿物3个月,伴疼痛,轻微撞击后疼痛明显加重。X线片示:桡骨远端存在偏心溶骨性骨质破坏区,伴病理性骨折,骨皮质"肥皂泡样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