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历类研究生入学政治->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最终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A.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提供了必要前提
  • B.开启了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新阶段
  • C.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 D.基本实现了国内的和平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A、C、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扭转了十年内战的时局,国内和平基本实现。随后,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表示同意国共两党进行谈判,并在会议文件上第一次写上了“抗日”的字样。这些都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够建立的前提基础。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会谈中,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承诺,这就意味着国共即将停止内战,共同携手抗日。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B选项表述错误,排除。因此,

更新时间:2021-11-18 16:55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在社会规范学习与道德品质发展的研究中,班都拉(ABandura)等心理学家的研究重点是

  • A.道德认识
  • B.道德情感
  • C.道德意志
  • D.道德行为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经济学真题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