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
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将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追授黄文秀同志。黄文秀曾被追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黄文秀生在百色、长在百色,学成归来回到百色建设家乡。2018年3月,她主动要求到条件更为艰苦的百妮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期间,黄文秀带领村干部和群众,埋头苦干,学经验、找路子、筹资金;砸化通电路,安装路灯,修建器水池,发展经济林木和砂糖桔种植业,百妮村贫困发生率从22.8%降至2.71%。2019年,百妮村实现整村脱贫。
在服务百妮村的日子里,黄文秀访遍全部贫困户,帮助村民发展扶贫产业,以真抓实干的作风赢得村民信任;她全身心扑在扶贫事业上,在城乡、村电间穿校,用真情奉献与群众打成一片,以使命担当兑现着“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驻村诺言。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 黄文秀始终扎根群众、心系群众。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还特别注重在脱贫攻坚中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黄文秀始终牢记当年在入党申请书中写下的誓言:“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
2019年6月,百坭村连降暴雨。因惦记百坭村的防汛抗洪工作,利用周末看望手术不久的父亲后,黄文秀冒雨连夜返回,不料途中遭遇山洪。年轻的生命定格在30岁。习近平总书记在对黄文秀先进事迹的指示中强调,黄文秀同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年轻人的态度就是乡村的未来”,黄文秀生前曾在驻村日记中这样写道。如今,她的先进事迹和优秀品质被广为传颂,激励着越来越多的青年扎根新农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年6月18日、7月2日,7月27日)
材料2: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年轻边防战士在皑皑雪山立下的铿锵誓言;“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是年轻航天入探索宇宙抒发的豪情壮志;“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这是年轻学子发自心底的庄严承诺。
青年向上,国家向前。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摘编自《人民日报》 (2021 年8月9日)
问题:
(1)黄文秀的先进事迹启示新时代青年应该有怎样的人生态度?
(2)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中国青年应当承担什么样的历史重任?
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经过激烈的争论,多数人同意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为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提供了最重要的保证。
甲、乙两位是好朋友。1月15日,甲写了一份遗嘱并签名注明日期。之后,甲觉得自己的字迹潦草,将遗嘱打印,并叫两位同事做见证。甲和两位同事分别在遗嘱上面签名注明日期,打印了三页,第一页注明将汽车遗赠给乙,第二页注明将住房为乙设定居住权,第三页注明住房由儿子丙继承。遗嘱交给乙保管。
5月15日,甲去世,丙是唯一的继承人,不知道有遗嘱,把汽车和住房过户到自己名下。6月15日,乙知道甲去世向丙表示接受遗嘱,要求丙配合自己申请居住权登记,丙发现遗嘱第二页没有甲的签名,主张遗嘱无效,并拒绝为乙申请登记居住权。
(1)甲的打印遗嘱是否有效?
(2)丙何时取得住房所有权?
(3)乙是否有权申请居住权登记?
甲乙给A公司200万元,要求A公司使用劣质材料冒充熔喷布生产口罩,同时外包装上不得显示任何具体信息。甲乙收货后将该批口罩假冒某品牌非医用口罩出售给他人,销售金额近300万元。案发后,乙逃往外地躲藏,因形迹可疑被公安机关盘问。乙主动供述涉案情况并带领公安人员将甲抓获。经检验,涉案口罩系不合格产品。
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甲、乙、A公司的行为应如何定罪处罚并说明理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70条规定:“执行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工作任务的人员,就其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以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发生效力。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对执行其工作任务的人员职权范围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请分析:
(1)本条规定的代理属于何种代理?
(2)如何理解“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3)相对人知道行为人超越职权范围实施代理行为的,该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如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1条规定:“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请分析:
(1)本罪中的既遂如何认定?
(2)本罪中的国家秘密和情报应如何认定?
(3)行为人将国家秘密通过互联网予以发布,情节严重的,是否应依照本条规定定罪处罚?并说明理由。
著作权人以无线和有线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在选定时间和地点获得著作。该权利是( )。
残疾人甲无力抚养儿子,故在儿子2岁时将其送人。儿子成年后回来找甲,甲生活困难,于是儿子每月给甲生活费。儿子的行为属于( )。
某网店打折扣促销某型号的扫地机器人,甲看见后购买了十台并付款,之后该网店以库存不足为由拒绝发货,该网店( )。
对于行贿罪的司法认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被执行人甲屡次殴打人民法院的执行干警,阻拦其进入执行现场,致使生效的判决书无法执行。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
甲从捡到的手机中看到了失主的身份证信息和银行卡信息,于是将失主的微信和该银行卡绑定,将失主卡上的资金转到自己的微信钱包上且数额较大。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