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历类研究生入学政治->2020年我国颁布的民法典具有鲜明道德导向。如第7条“民事主

2020年我国颁布的民法典具有鲜明道德导向。如第7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第8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第184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对道德的导向主要表现为()。

  • A.法律助推个人品德养成
  • B.法律决定道德传承的效果
  • C.法律助推社会公德水平提升
  • D.法律为弘扬美德提供保障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A、C、D
本题解析:

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二者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法律通过对思想道德的基本原则予以确认,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国家强制力保障。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可以将思想道德有机融入法律体系,使法律具有鲜明道德导向,让法治成为良法善治;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弘扬真善美、打击假恶丑,使思想道德要求在实践中得到切实遵循;全民普法和全民守法,有助于增强人们信守法律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家庭责任、社会责任。

更新时间:2022-04-18 17:02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甲、乙两位是好朋友。1月15日,甲写了一份遗嘱并签名注明日期。之后,甲觉得自己的字迹潦草,将遗嘱打印,并叫两位同事做见证。甲和两位同事分别在遗嘱上面签名注明日期,打印了三页,第一页注明将汽车遗赠给乙,第二页注明将住房为乙设定居住权,第三页注明住房由儿子丙继承。遗嘱交给乙保管。

5月15日,甲去世,丙是唯一的继承人,不知道有遗嘱,把汽车和住房过户到自己名下。6月15日,乙知道甲去世向丙表示接受遗嘱,要求丙配合自己申请居住权登记,丙发现遗嘱第二页没有甲的签名,主张遗嘱无效,并拒绝为乙申请登记居住权。

(1)甲的打印遗嘱是否有效?

(2)丙何时取得住房所有权?

(3)乙是否有权申请居住权登记?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甲乙给A公司200万元,要求A公司使用劣质材料冒充熔喷布生产口罩,同时外包装上不得显示任何具体信息。甲乙收货后将该批口罩假冒某品牌非医用口罩出售给他人,销售金额近300万元。案发后,乙逃往外地躲藏,因形迹可疑被公安机关盘问。乙主动供述涉案情况并带领公安人员将甲抓获。经检验,涉案口罩系不合格产品。

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甲、乙、A公司的行为应如何定罪处罚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问答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70条规定:“执行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工作任务的人员,就其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以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发生效力。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对执行其工作任务的人员职权范围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请分析:

(1)本条规定的代理属于何种代理?

(2)如何理解“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3)相对人知道行为人超越职权范围实施代理行为的,该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如何?

查看答案
问答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1条规定:“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请分析:

(1)本罪中的既遂如何认定?

(2)本罪中的国家秘密和情报应如何认定?

(3)行为人将国家秘密通过互联网予以发布,情节严重的,是否应依照本条规定定罪处罚?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著作权人以无线和有线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在选定时间和地点获得著作。该权利是( )。

  • A.展览权
  • B.发行权
  • C.广播权
  • D.信息网络传播权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残疾人甲无力抚养儿子,故在儿子2岁时将其送人。儿子成年后回来找甲,甲生活困难,于是儿子每月给甲生活费。儿子的行为属于( )。

  • A.道德义务
  • B.法定赡养义务
  • C.公益捐赠
  • D.诚信义务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网店打折扣促销某型号的扫地机器人,甲看见后购买了十台并付款,之后该网店以库存不足为由拒绝发货,该网店( )。

  • A.不承担民事责任
  • B.应承担违约责任
  • C.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 D.应承担违反预约合同责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对于行贿罪的司法认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 A.行贿的形式包括通过国家工作人员提供巨额现金
  • B.行贿的对象包括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
  • C.行贿的内容包括为国家工作人员提供子女就读重点中学的机会
  • D.行贿的主体包括被勒索给与国家工作人员财物但未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被执行人甲屡次殴打人民法院的执行干警,阻拦其进入执行现场,致使生效的判决书无法执行。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

  • A.故意伤害罪
  • B.妨害公务罪
  • C.寻衅滋事罪
  • D.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甲从捡到的手机中看到了失主的身份证信息和银行卡信息,于是将失主的微信和该银行卡绑定,将失主卡上的资金转到自己的微信钱包上且数额较大。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

  • A.盗窃罪
  • B.侵占罪
  • C.信用卡诈骗罪
  • D.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