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
进入新时代,我国而临更为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外部压力前所未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时有发生。同形势任务要求相比,我国维护国家安全能力不足,应对各种重大风险能力不强,维护国家安全的统筹协调机制不健全。党中央强调,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开放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材料2
“黑天鹅”事件通常指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出乎预料”的小概率事件。在特定时间内发生的可能性相对较低的小概率事件,广泛存在于自然,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具有偶发性、难以预测性等特征。小概率事件虽然发生概率小,但并非零概率事件,若从长时段来看,只要具备相关因素和条件,就可能会发生。小概率事件的影响不局限于一时一地,一旦发生,就可能会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系统性风险,给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深刻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训为盾新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应对我国发展环境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其中隐藏的重大风险挑战,是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迈进的必然要求,我国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难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发展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既要求我们牢牢把握机遇发展自己,又要求我们树立辩证思维,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7月27日、2021年7月2日)
问题
(1)运用必然与偶然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小概率事件并非零概率事件。
(2)面对复杂局面应如何运用好辩证思维?
(1)必然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 必然和偶然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必然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必然寓于偶然性之中,偶然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为必然开辟道路。
①又因为必然和偶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它们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必然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必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时空上比较确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则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一定的特点和偏差。
②另一方面,必然和偶然又是统一的,必然存在于偶然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背后隐藏着必然,受必然的支配,偶然是必然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必然和偶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事情发展的机遇。
因此,小概率事件并非零概率事件,它是可能会发生的偶然事件,但是它背后隐藏着必然,且受必然的支配,所以我们要重视小概率事件,并从中发现必然。
(2)辩证思维能力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中的运用,是指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出发,要求我们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又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现实与可能。现实与可能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辩证思维要求我们客观地、联系地、发展地、观察事物,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因此,面对复杂局面,运用好辩证思维要求我们从事物相互联系的各个方面及其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思考,从整体上把握并实现事物结构与功能的优化,将事物放在普通联系的系统中来把握,深刻认识发展环境深刻复杂的变化,特别是其中隐藏的重大风险挑战,是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迈进的必然要求。
甲、乙两位是好朋友。1月15日,甲写了一份遗嘱并签名注明日期。之后,甲觉得自己的字迹潦草,将遗嘱打印,并叫两位同事做见证。甲和两位同事分别在遗嘱上面签名注明日期,打印了三页,第一页注明将汽车遗赠给乙,第二页注明将住房为乙设定居住权,第三页注明住房由儿子丙继承。遗嘱交给乙保管。
5月15日,甲去世,丙是唯一的继承人,不知道有遗嘱,把汽车和住房过户到自己名下。6月15日,乙知道甲去世向丙表示接受遗嘱,要求丙配合自己申请居住权登记,丙发现遗嘱第二页没有甲的签名,主张遗嘱无效,并拒绝为乙申请登记居住权。
(1)甲的打印遗嘱是否有效?
(2)丙何时取得住房所有权?
(3)乙是否有权申请居住权登记?
甲乙给A公司200万元,要求A公司使用劣质材料冒充熔喷布生产口罩,同时外包装上不得显示任何具体信息。甲乙收货后将该批口罩假冒某品牌非医用口罩出售给他人,销售金额近300万元。案发后,乙逃往外地躲藏,因形迹可疑被公安机关盘问。乙主动供述涉案情况并带领公安人员将甲抓获。经检验,涉案口罩系不合格产品。
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甲、乙、A公司的行为应如何定罪处罚并说明理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70条规定:“执行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工作任务的人员,就其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以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发生效力。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对执行其工作任务的人员职权范围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请分析:
(1)本条规定的代理属于何种代理?
(2)如何理解“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3)相对人知道行为人超越职权范围实施代理行为的,该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如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1条规定:“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请分析:
(1)本罪中的既遂如何认定?
(2)本罪中的国家秘密和情报应如何认定?
(3)行为人将国家秘密通过互联网予以发布,情节严重的,是否应依照本条规定定罪处罚?并说明理由。
著作权人以无线和有线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在选定时间和地点获得著作。该权利是( )。
残疾人甲无力抚养儿子,故在儿子2岁时将其送人。儿子成年后回来找甲,甲生活困难,于是儿子每月给甲生活费。儿子的行为属于( )。
某网店打折扣促销某型号的扫地机器人,甲看见后购买了十台并付款,之后该网店以库存不足为由拒绝发货,该网店( )。
对于行贿罪的司法认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被执行人甲屡次殴打人民法院的执行干警,阻拦其进入执行现场,致使生效的判决书无法执行。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
甲从捡到的手机中看到了失主的身份证信息和银行卡信息,于是将失主的微信和该银行卡绑定,将失主卡上的资金转到自己的微信钱包上且数额较大。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