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历类研究生入学政治->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减

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减租又称二五减租,即规定地主的地租一律照原租额减收25%,地租的最高额不得超过37.5%。减息的原则是“分半减息”,规定放贷的年利率最高不得超过10%。下表系1942年至1944年对北岳、太行等五个抗日根据地调查的数据。

农村各阶层户数及其所占土地的比例(单位:%)

政治,历年真题,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真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当地土地流向及农村阶级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2)简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的意义。

(3)解决农村土地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主要任务。结合此表说明减租减息政策的局限性。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题中1942年至1944年对北岳、太行等五个抗日根据地调查的数据显示,农村各阶层户数及其所占土地的比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表可以看出:

①作为农村直接的剥削者,地主的户数在减少,土地占有率明显降低;

②直接的被剥削者,广大贫雇农的户数在减少,占有土地数量有所增加,经济地位显著上升;

③中农的户数和土地占有量明显增加。

上述土地流向及各阶级、各阶层户数的增减,表明封建势力在削弱,农民的经济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农村阶级关系趋向缓和。

(2)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的意义主要有:

①减租减息的根本目的是扶助农民,减轻封建地主经济对农民的剥削,以调动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把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争取到抗日统一战线的联盟内。

②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进而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抗日积极性。

③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大多数地主有抗日的要求,对地主实行减租减息、农民实行交租交息后有利于缓和地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阶级矛盾,保障地主的地权、财权和人权。

④富农是抗日和生产不可缺少的力量。把富农的生产方式定性为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使富农继续保有它的土地和继续它的生产方式。这一政策既有利于照顾参加抗日的地主、富农的经济利益,同时也有利于发挥农民的生产和抗日的积极性。通过减租减息,根据地中各阶级的土地占有关系和经济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最大限度地团结了各个阶级、阶层,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抗日根据地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主要任务。由表可以看出,减租减息政策的局限性表现为:

①它只是削弱封建势力,但封建的剥削关系仍然存在,少数地主仍然占有较多的土地;

②广大农民,特别是贫雇农,占有的土地仍然较少,他们的经济地位并设有得到根本改变。

因此,减租减息政策只是一项适用于抗日战争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过渡性政策。要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进行彻底的土地改革。

更新时间:2021-11-18 19:39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在社会规范学习与道德品质发展的研究中,班都拉(ABandura)等心理学家的研究重点是

  • A.道德认识
  • B.道德情感
  • C.道德意志
  • D.道德行为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经济学真题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