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发展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废除农业税,使延续几千年的“皇粮国税”成为历史。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吃穿住行用”水平显著提高。从1949年到2008年,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已分别从6.7平方米和8平方米增加到30.0平方米和32.4平方米。2008年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4.8万亿元,比新中国成立初期1952年增加32.5万倍。
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起点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造成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还有不适应之处,与人们的期望功能和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摘编自《人民日报》、《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
材料2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对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整体规划。2009年4月,新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正式推出。新医改明确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任务和工作。
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开始在10%的县(市、区)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2020年前将覆盖全国农民。60岁后享有“普惠式养老金”,对广大农民来说,是一条振奋人心的利好消息。农民在“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之后,又向“养老不犯愁”的新梦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摘编自人民网、中国网
(1)为什么在紧急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2)如何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材料1中提到了“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社会建设”,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
在紧急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其原因在于:
①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建设是基础,经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②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有利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2)材料1和2中体现了民生建设的几个方面:住房、教育、医疗、养老、收入等方面。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其手段主要有:
①把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贯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
②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教育也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③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④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⑤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健康是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要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
⑦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必须把完善社会管理作为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
在社会规范学习与道德品质发展的研究中,班都拉(ABandura)等心理学家的研究重点是
迈锡尼文明使用的文字是( )。
请在I、II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答,只按第I道题的成绩计分。
I.阅读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大量证据表明,反馈是影响学生学业表现的最为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研究也发现,教师提供的反馈往往没有被学生很好地接收,也很少被学生用于改进自己的学习。教师的书面反馈常常伴有等级或分数,而呈现等级、分数会影响学生对反馈的充分理解。教师的口头反馈大多面向学生群体,而学生往往不认为这种反馈与自己有关。研究还显示与学生相比,教师把自己的反馈看得更有价值;而学生们则经常抱怨老师的反馈令人困惑、不够合理。有时,学生并没有理解教师的反馈却自认为已经理解了;即便理解了,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将反馈意见运用到学习中。尽管教师非常重视反馈作用,但是在如下方面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探索与学生个体特征相关的有效反馈策略;根据认知、元认知和动机变量来主动地为学生提供反馈;澄清反馈的性质、频率和时间安排。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教师反馈效果不理想的五方面原因。
(2)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的学习理论、动机理论,谈谈这一要求的现实必要性。
(3)假定你是中学数学老师,面对一名内向、对数学缺乏自信的学生,你该如何更为有效地对其数学作业情况提供反馈?
II.阅读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2020年初,为应对新冠疫情,在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下全国大中小学实行“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其中,各高校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在此背景下,某研究者开展“大学生线上教学认同感及其影响的因素分析”的问卷调查,试图回答与认同感相关问题。研究者定义了核心概念,编制了《大学生线上教学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问卷》。问卷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学生背景资料,包括性别、年级、生源地、学校类型、专业类型;第二部分为问卷主体,包括情感态度、行为意向、成本效益评估、环境支持、主观期望五个方面,其中前两个方面为认同感,后三个方面为影响因素。第二部分每个方面由4个题组成,共20道题,所有题均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自编问卷通过预调查进行完善,然后正式实施问卷调查。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谈谈该研究中核心概念操作化的步骤。
(2)预调查后需要对自编问卷进行哪些检验?
(3)正式调查后可以做哪些统计分析?
书院虽萌芽于唐代,但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却形成和兴盛于宋代。南宋教育家朱熹在《潭州委教授措置岳麓书院牒》中有一段文字:
契勘本州州学之外,复置岳麓书院,本为有志之士不远千里、求师取友至于是邦者,无所栖泊,以为优游肄业之地。故前帅枢密忠肃刘公特因旧基复创新馆,延请故右司侍讲张公先生,往来其间,使四方来学之士,得以传道授业解惑焉。此意甚远非世俗常见所到也。比年以来,师道陵夷,讲论废息,士风不振;议者惜之。
某叨冒假守,蒙被训辞,深以讲学教人之务为寄顾恨庸鄙,弗克奉承。到官两月又因簿书,未能一往。谒殿升堂延见诸生,诣考所合罢行事件庶革流弊,以还旧规。除已请到醴陵黎君贡生充讲书职事,与学录郑贡生同行措置外,今议别置额外十员,以处四方游学之士。依州县则例,旧破米一升四合、钱六十文。更不补试听候当职考察搜访,径行拨入者庶几有以上广圣朝教育人材之意,使凡为学者知所当务不专在区区课试之间,实非小补。
请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宋代书院、地方官学的发展状况,论述宋代书院相对于地方官学在教学管理方面的特点。
阅读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小马是高二学生,对二战感兴趣,读过《秘密战争》一书,还在语文课外作业中提交过读书报告,此书是斯蒂文森的著作,记录了二战中许多秘密事件。
历史课上,郝老师提及战争一结束,丘吉尔就失去了人民的拥戴,小马举手发言:“英国抛弃丘吉尔,这好像不公平,他在战争期间,做过了不起的决定,大家不知道”。
郝老师问:“什么决定?”
小马说:“有一次,英国刚刚破译了德军密码,丘吉尔得知德军要轰炸考文垂市,是向考文垂市民发出警告,还是默不作声?如果发出警告,德军就会知道英国破获了他们的密码,如果默不作声,德军就无法知道他们的密码被人破获。丘吉尔不得不决定,选择保持沉默、未示警。后来盟军利用密码取得欧洲反攻成功。可是,考文垂市许多居民因无示警而死在空袭之下”。
小贾说:“这样的话,和杜鲁门下令轰炸广岛有什么两样呢?”
“可是,丘吉尔、杜鲁门都认为他们这样做能够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小马回答。
郝老师说:“为挽救一些人而牺牲另外一些人,对吗?”
同学们一片安静。
郝老师重述问题:“小马说,丘吉尔、杜鲁门关心的是拯救人的生命,可是,他们为了救一些人而有意让另一些人死去,对吗?”
学生依然沉默,有几个点头。
郝老师问:“为什么?”
小苏:“从长远来说,可以救更多人。”
对此,小费说:“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只要你救的是自己的同胞。”
对此,小艾反问:“自己的同胞是不是比其他人更有生存权?”
(改编自郝什等《促进道德发展》)
请回答:
根据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分析小马、小苏、小艾围绕生命议题做的道德判断。
试析上述课堂讨论在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中的作用。
结合材料,谈谈课程思政的特点。
在某项研究女童辍学原因的调查中,研究者对一位母亲进行了访谈。请指出下列访谈片段中涉及的三项访谈技巧,并评价其使用情况。
访谈者:您女儿辍学,您觉得可惜吗?
母亲一脸迷茫:为什么?
访谈者:我是说,您女儿不读书了,可惜吗?
母亲:不可惜啊,丫头上三两年就够了。
访谈者:我不太同意你的观点!让她把小学读完好不好?
母亲面带怒色:那不行,丫头大了,不能念了。(气氛略显紧张,沉默)
访谈者:您看电视吗?
母亲:不看,看不懂人家在干啥
访谈者:丫头看吗?
母亲(高兴):看,她看的懂,还给我讲。
访谈者:那她为什么看的懂。
母亲(想了想):嗯,念书了呗。
访谈者:看来读书有用是吧。
母亲:当然,她脑子聪明,报纸也能看,还借回书看
访谈者:既然念书好,您要是让她继续念,将来就更有出息呢
母亲:念书是好,但她不能念了,念了书谁做饭?
——改编自白芸《质性研究指导》
简述程序性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关系。
简述19世纪20年代初美国初级学院运动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泰勒主张,普通中学在确定各科课程目前过程中,向专家咨询问题应是:“你这门学科对那些不会成为这个领域专家的年轻人的教育有什么贡献;这门学科对于外行或一般公民有什么贡献,”而不是:“将来要在该领域从事更高深研究的学生应该接受什么样的基础教学”,请概述泰勒关于普通中学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观点并说明其合理性。
简要说明下列各自体现的教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