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历类研究生入学政治->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中,都有要求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

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中,都有要求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经济秩序的内容,已经具有“公序良俗”的含义,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总则明确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从民法基本原则的高度确立了禁止违反公序良俗的原则。这一规定体现了(  )。

  • A.道德为法律提供价值基础
  • B.对传统民法上的公序良俗原则的继承和发展
  • C.法律为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 D.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A、B、C、D
本题解析:

公序良俗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B项,公序良俗原则是对传统民法原则的继承和发展;D项,“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正是体现了我们要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AC两项,阐述的道德和法律之间的关系,道德为法律提供价值基础,法律为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更新时间:2021-12-01 02:47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在社会规范学习与道德品质发展的研究中,班都拉(ABandura)等心理学家的研究重点是

  • A.道德认识
  • B.道德情感
  • C.道德意志
  • D.道德行为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经济学真题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