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历类研究生入学学硕心理学->结合当代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说明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

结合当代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说明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答案要点】在心理学发展的早期,意识(consciousness)就是心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但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对于意识人们仍没有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不同的心理学派对意识和无意识的定义也存在分歧。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意识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心理部分。这一部分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不很重要,只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外显部分。精神分析学派强调无意识的作用,认为人类的一切个体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着人,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无意识包括大量的观念、愿望、想法等,这些观念和愿望因为和社会道德存在冲突而被压抑,不能出现于意识中。如果将人的心理比作一座冰山的话,人的意识便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只占人的心理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心理活动或过程是无意识的。现代认知心理学发现了对应意识机能的外显过程和对应无意识机能的内隐过程,通过实验证明两者既相对独立,又共生共存。人的任何认知过程都是意识和无意识共同作用的产物,在同一任务中,意识和无意识之间视条件不同可能会产生协同促进或冲突阻碍的相互作用。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意味着清醒、警觉、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以用语言表达出的一些东西,如对痛苦的体验对周围环境的知觉、对往事的回忆等。在行为水平上,“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与自动化的动作相反。例如,早晨起床后,一个人在选择穿哪一件衣服时是受意识支配的,而穿衣的动作本身通常是自动化的,是不受意识控制的。意识和无意识可能对应了不同的神经生理机制并可能在发生学意义上存在先后关系。无意识及其对应的神经结构,在进化过程中很可能比意识及其对应的神经结构更早出现。因此无意识在心理过程中起的作用是普遍的、抽象的、抗干扰的,而意识则建筑在无意识的基础之上,有着更大的变异性。

更新时间:2021-11-23 04:58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在社会规范学习与道德品质发展的研究中,班都拉(ABandura)等心理学家的研究重点是

  • A.道德认识
  • B.道德情感
  • C.道德意志
  • D.道德行为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西方经济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经济学,章节练习,经济学真题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