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财会类审计师高级审计师->资料20×7年9月,某市审计局根据年度计划派出审计组对该市科

资料

20×7 年 9 月,某市审计局根据年度计划派出审计组对该市科技局 20×6 年度部门预 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科技局属于财政拨款的政府部门,下设科技信息研究所、科技交流 中心、科技干部培训中心、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和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等 5 家事业单位。这 5 家事业单位除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外,其他四家均享受财政拨款补助。 20×6 年财政部门批复该局财政预算拨款 1 800 万元。科技局机关设有财务处,主要负责 该局及下属单位的预决算管理,核算机关财务收支,管理和监督下属事业单位的财务活 动等。

以下是通过审计了解到的有关情况和取得的有关资料:

1. 该局 20×6 年预算中安排了对下属 5 家事业单位的住房改革支出,其中,科技信 息研究所 50 万元,科技交流中心 38 万元,科技干部培训中心 32 万元,生物技术发展中 心 20 万元,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12 万元。

2. 20×6 年 12 月,该局机关某项目支出中有一笔"培训费"50 万元。经进一步延伸 了解,20×6 年初该局预算安排培训费 50 万元,主要是通过科技干部培训中心对部分中 层干部进行培训。该项培训活动已经结束,实际支出 25 万元,培训效果较好。剩余 25 万 元仍挂在科技干部培训中心账上。

3.该局机关将 20×6 年度用于"锅炉煤改气改造项目"的预算专项资金 36 万元,全 部用于购买空调。4.20×6 年 10 月,该局机关在清理基建账户时,将该账户余额 22 万元用于冲减局机 关当年公用经费支

出。

5.审计组在延伸审计科技信息研究所时发现,该所"其他应收款--课题"明细账 中反映,该所 20×6 年 3 月收到省科技局"十一五"科研项目"信息情报的采集与成果 利用研究"经费 30 万元,当年实际支出 30 万元,"其他应收款--课题"账户年末余额 为 o。审计人员通过审阅凭证和向该课题研究人员询问了解到,该课题年底已经结题验 收,结题报告反映课题实际支出 30 万元。

6.审计组在延伸审计科技干部培训中心时发现,该中心 20×6 年 11 月竣工验收了一 栋教学楼,已办理决算,投资总额 120 万元。该中心在 11 月已将教学楼投入使用,但直 到审计时,此教学楼仍挂在"在建工程"账上。

7.审计组在延伸审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时发现,该中心 20×6 年度实现事业收入 320 万元,主要来源是向本市所辖乡镇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和服务而收取的服务费,且大量是现 金收入。以下是进一步审计了解到的情况:

(1)该中心没有专门的财务机构,财务设在办公室,文秘负责对服务合同进行管理, 服务合同没有统一规范的文本,文秘也没有对合同进行编号、归档。

(2)该中心有财务人员两名,会计是外聘的退休人员,每周来中心一次,根据出纳 提供的票据记账。出纳是正式职工,负责收款、开具收据(发票)、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 日记账、定期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3)该中心存在出纳将空白收据(发票)借出未归还、收据(发票)存根出现断号 和缺失等情况。

(4)查阅该中心现金日记账时发现,出纳收到现金后不及时登记现金日记账,也不 及时将现金送存银行,银行存款记录显示全年现金共送存银行 20 次,最高的一次送存现 金金额达 25 万多元。

二、要求

针对"资料 7",指出该科技局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内部控制存在的漏洞及可能引发的问题。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内部控制中存在的漏洞和可能产生的问题:

(1)未对合同设立统一规范的文本,连续编号并归档,违反了有关合同、凭证等应 予预先编号的原则,可能造成该中心与服务对象间的权责不清和中心部分收入没有对应合 同或与合同金额不符等问题。

(2)出纳人员同时负责定期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违反了不相容职责应予分离 的原则,可能造成银行存款账面记录出现错误或银行存款被盗用等而不被发现的问题。

(3)出纳人员擅自转借空白收据(发票)、收据(发票),造成断号和缺失等现象, 违反了有关收据管理使用的规定,可能造成收入不入账而难以被发现等问题。

(4)出纳收到现金后不及时登记现金日记账,也不及时将现金送存银行,超限额留 存现金,违反了有关现金应做到日清月结和及时送存银行的规定,容易引发现金被挪用和 坐支等问题。

更新时间:2022-02-10 06:27
若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多选题

某县政府以较低补偿标准进行征地拆迁。张某因不同意该补偿标准,拒不拆迁自己的房屋。为此,县政府责令张某的儿子所在中学不为其办理新学期注册手续,并通知财政局解除张某的女婿李某(财政局工勤人员)与该局的劳动合同。张某最终被迫签署了拆迁协议。关于当事人被侵犯的权利,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5年)

  • A.张某的住宅不受侵犯权
  • B.张某的财产权
  • C.李某的劳动权
  • D.张某儿子的受教育权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杨某与户籍在甲村的村民王某登记结婚后,与甲村村委会签订了“不享受本村村民待遇”的“入户协议”。此后,杨某将户籍迁入甲村,但与王某长期在外务工。甲村村委会任期届满进行换届选举,杨某和王某要求参加选举。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7年)

  • A.王某因未在甲村居住,故不得被列入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
  • B.杨某因与甲村村委会签订了“入户协议”,故不享有村委会选举的被选举权
  • C.杨某经甲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同意之后方可参加选举
  • D.选举前应当对杨某进行登记,将其列入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关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质询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0年)

  • A.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一个代表团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的质询案
  • B.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三十名以上代表联名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各部的质询案
  • C.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十人以上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各委员会的质询案
  • D.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委员长会议可书面提出对国务院的质询案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根据《宪法》和《监督法》的规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1年)

  • A.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在每年6月至9月期间,将上一年度的本级决算草案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
  • B.人大常委会认为必要时,可以对审计工作报告作出决议;本级政府应在决议规定的期限内,将执行决议的情况向常委会报告
  • C.最高法院作出的属于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应当在公布之日起30日内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 D.撤职案的表决采取记名投票的方式,由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根据《宪法》和《监督法》的规定,关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3年)

  • A.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情况,应当向本级人大报告,接受监督
  • B.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委托下级人大常委会对有关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 C.质询案以书面答复的,由受质询的机关的负责人签署
  • D.依法设立的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在调查过程中,可以不公布调查的情况和材料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宪法》和《组织法》的规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1年)

  • A.地方各级人大代表非经本级人大主席团许可,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大常委会许可,不受逮捕或刑事审判
  • B.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主席、副主席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的职务
  • C.审计机关依照法律独立行使审计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进行国事活动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根据《宪法》规定,关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说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4年)

  • A.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B.国有企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和政府统一安排下,开展管理经营
  • C.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 D.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根据《宪法》和法律,关于我国宪法监督方式的说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6年)

  • A.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属于事后审查
  • B.自治区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属于事先审查
  • C.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国务院的书面审查要求对某地方性法规进行审查,属于附带性审查
  • D.全国人大常委会只有在相关主体提出对某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的要求或建议时才启动审查程序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宪法修改是指有权机关依照一定的程序变更宪法内容的行为。关于宪法的修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6年)

  • A.凡宪法规范与社会生活发生冲突时,必须进行宪法修改
  • B.我国宪法的修改可由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
  • C.宪法修正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
  • D.我国1988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转让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2011年)

  • A.民族区域自治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
  • B.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既是地方国家机关,又是自治机关
  • C.上级国家机关应该在收到自治机关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有关决议、决定执行的报告之日起60日内给予答复
  • D.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规定,可以和外国进行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