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真题)甲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三免三减半政策。20×1年至20×3年享受免税政策,20×4年至20×6年享受减半政策,享受所得税税率为12.5%。
(1)20×3年初甲公司以6 000万元取得的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开始提取折旧,资产使用年限为5年,甲公司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税法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
(2)20×7年1月1日,甲公司将自用B办公楼拟对外出租给乙公司,租赁期限为3年,每年年末收取租金240万元,甲公司在出租日拟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该房地产,该办公楼的账面原值为800万元,截止至转换时已计提折旧400万元,取得时的预计使用年限为50年,20×7年初B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1 300万元,2×17年年末B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1 500万元。
(3)20×7年7月1日甲公司以1 000万元购买一项国债资产,该债券面值为1 000万元,票面利率为5%(实际利率等于票面利率),甲公司将其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
(4)20×7年甲公司对外捐赠支出为600万元,税法要求用于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结转扣除。
甲公司20×7年实现的利润总额为4 500万元。
【要求】
(1)根据资料(1),分别计算甲公司20×3年至20×7年各年A设备应计提的折旧,并填写完成下列表格。
(2)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公司20×3年至20×6年各年末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余额。
(3)根据资料(2),编制甲公司20×7年与B楼房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及其后续公允价值变动相关的会计分录。
(4)根据资料(3),编制甲公司20×7年与购入国债及确认利息相关的会计分录。
(5)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公司20×7年的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以及20×7年末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余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1)20×3年A设备应计提的折旧=6 000×5/(1+2+3+4+5)=2 000(万元);
20×4年A设备应计提的折旧=6 000×4/(1+2+3+4+5)=1 600(万元);
20×5年A设备应计提的折旧=6 000×3/(1+2+3+4+5)=1 200(万元);
20×6年A设备应计提的折旧=6 000×2/(1+2+3+4+5)=800(万元);
20×7年A设备应计提的折旧=6 000×1/(1+2+3+4+5)=400(万元)。
单位:万元
(2)该设备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于每年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20×3年末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400×12.5%+400×25%=150(万元);
20×4年末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400×12.5%+800×25%=250(万元);
20×5年末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400×12.5%+800×25%=250(万元);
20×6年末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800×25%=200(万元)。
(3)B办公楼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时: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1 300
累计折旧400
贷:固定资产800
其他综合收益900
20×7年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2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
年末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为1 500万元,计税基础为400-800/50=384(万元)。
(4)取得债权投资时
借:债权投资1 000
贷:银行存款1 000
20×7年年末确认利息收入
借:应收利息25
贷:投资收益25
(5)应交所得税=(4 500-800-200-16-25+60)×25%=879.75(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60-800)×25%=-185(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1 500-400+16)×25%=279(万元);
所得税费用=879.75+(800-60)×25%+279-(1 300-400)×25%=1 118.75(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1 500-400+16)×25%=279(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1 118.75
其他综合收益[(1 300-400)×25%]2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225+54)279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879.75
递延所得税资产185
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是( )。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人的是()。
下列关于法律渊源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关于法人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根据法律规范的性质,可以将法律关系分为()。
2018年,中共中央下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设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该委员会办公室位于( )。
法律的制定部门是()。
甲开车不小心撞坏了电线杆,该行为属于()。
下列关于法律主体权利能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原则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