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为一家集团企业,2×20年至2×21年发生相关业务如下:
(1)2×21年1月1日,甲公司一项债券的持有人将持有的300万份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为了甲公司300万股股票。该债券为甲公司2×20年1月1日发行的600万份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总额为6000万元,发行价款为69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8%,期限为3年,每年年末付息,到期一次还本。假定当期不附转股权的普通公司债券的市场利率为10%。按照协议约定,债券发行1年后,每份可转债可以转换为1股甲公司普通股(每股面值为1元)。
(2)2×21年1月1日,甲公司以发行权益性证券的方式从M公司处进一步取得乙公司50%的股权,累计持有60%的股权,对其形成控制。原持有乙公司10%的股权为2×20年1月1日取得,并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原股权初始成本为300万元,2×20年年末和2×21年初公允价值均为380万元。甲公司和乙公司原同为M集团公司下的子公司。合并日,乙公司相对于最终控制方而言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8000万元(假定不存在商誉)。甲公司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的面值为每股1元,发行股数为600万股;股票当日市价为每股6元;为发行权益性证券另发生手续费10万元,为取得股权投资另支付中介费用5万元。
(3)2×21年4月1日,甲公司的合营企业丙公司对外发行普通股股票,发行之后甲公司所持有的股权被稀释,原持股50%降低为持股40%,对其丧失共同控制,但依旧能够实施重大影响。丙公司共发行股票100万股,每股市价为3元。
原持有的50%的丙公司股权为甲公司2×20年以银行存款1200万元为对价取得,取得当日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900万元(等于其账面价值)。取得股权后至丙公司对外发行股票之前,丙公司实现净利润200万元,未发生其他引起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事项。假定甲公司股权稀释后进行减值测试,其长期股权投资并未发生减值。
(4)2×21年7月1日,甲公司将一项自用写字楼以经营租赁方式对外出租,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
行后续计量。租赁期为3年,租赁期开始日为2×21年7月1日,年租金为110万元,每年年末收取。当
日,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5840万元。该写字楼为甲公司2×20年6月30日自建完成并投入管理部门使用,成本为48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0,预计使用寿命为30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21年年末,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为6000万元。
(5)2×21年10月1日,甲公司持有丁公司30%的股权对外出售,取得处置价款510万元。出售后剩余持股比例为10%,甲公司将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核算。甲公司原持有的40%的股权为2×20年1月1日取得,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并按照权益法核算。原股权投资
处置日账面价值为640万元,其中“投资成本”为480万元,“损益调整”为12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
为40万元(均为被投资单位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产生)。
处置股权当日,剩余10%的股权投资公允价值为170万元;2×21年12月31日,剩余10%的股权投资公允价值为190万元。
其他资料:
(1)假定不考虑所得税等因素影响。
(2)已知:(P/A,10%,3)=2.4869,(P/F,10%,3)=0.7513。
要求及答案:
(1)根据资料(1),编制甲公司2×20年与发行可转换债券相关的会计分录;(2分)
(2)根据上述资料,判断哪些事项会影响甲公司2×21年资产负债表资本公积项目的列报,分别计算上述事项对“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和“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影响金额,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7分)
(3)根据上述事项,说明哪些事项会影响甲公司2×20年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列报,分别计算各事项对其他综合收益的影响金额,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7分)
(1)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6000×0.7513+6000×8%×2.4869=5701.51(万元)(0.5分)
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6900-5701.51=1198.49(万元)(0.5分)
发行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69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6000-5701.51)298.49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6000
其他权益工具1198.49(1分)
(2)事项(1)、事项(2)、事项(3),会影响资本公积的列报;(0.5分)
事项(1),对“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的影响金额=1198.49/2+(5701.51+5701.51×10%-6000×8%)/2-300=3195.08(万元)(1分)
事项(2),对“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的影响金额=8000×60%-(600+380)-10=3810(万元)(1分)
取得股权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8000×60%)4800
贷:股本600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300
——公允价值变动8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3820(1分)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0
管理费用5
贷:银行存款15(0.5分)
事项(3),对“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影响金额=(1900+200+100×3)×40%-(1900
+200)×50%-(1200-1900×50%)×10%/50%=-140(万元)(1分)
相关分录为: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40
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140(1分)
企业按照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被动稀释导致持股比例下降之后仍按权益法核算时,投资方在调整相关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时,应当按比例结转初始投资时形成的“内含商誉”,并将相关股权稀释影响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本题中,计算调整资本公积的金额,其中(1900+200+100×3)×40%表示稀释后按照新的持股比例享有可辨认净资产的份额,(1900+200)×50%表示稀释前按照原持股比例享有可辨认净资产的份额,
(1200-1900×50%)×10%/50%表示减少的股权对应的内含商誉的金额。
(3)事项(4)、(5)会影响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1分)
事项(4),对其他综合收益的影响金额=5840-(4800-4800/30)=1200(万元)(1分)
2×21年7月1日房地产转换的会计分录为: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4800
——公允价值变动1040
累计折旧(4800/30)160
贷:固定资产4800
其他综合收益1200(1分)
2×21年年末:
借:银行存款(110/2)55
贷:其他业务收入55(0.5分)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6000-5840)16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60(0.5分)
事项(5),对其他综合收益的影响金额=-40+(190-170)=-20(万元)(1分)
2×21年10月1日
①确认股权处置损益:
借:银行存款510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170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480
——损益调整120
——其他综合收益40
投资收益40(1分)
②由于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将原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借:其他综合收益40
贷:投资收益40(0.5分)
2×21年12月31日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20
贷:其他综合收益20(0.5分)
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是( )。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人的是()。
2018年,中共中央下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设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该委员会办公室位于( )。
下列关于法律渊源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关于法人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根据法律规范的性质,可以将法律关系分为()。
下列关于法律主体权利能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下列各项法律规范中,属于确定性规范的是( )。
法律的制定部门是()。
甲开车不小心撞坏了电线杆,该行为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