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主要从事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会计报告于每年4月30日对外报出。2×21年,甲公司财务人员在审计当年报表时关注到下列事项:
(1)2×21年2月1日,甲公司董事会作出决议,决定将管理用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由原来的3
年变为5年。此固定资产为2×19年12月31日取得,原值为9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0,按直线法计提折旧。甲公司对此变更的处理为:
借:累计折旧130
贷:管理费用10
盈余公积12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08
借:管理费用165
贷:累计折旧165
(2)2×21年7月,甲公司的一项未决诉讼结案,法院判定甲公司承担损失赔偿责任3 000万元。该诉讼事项源于2×20年9月一竞争对手起诉甲公司某保健药品包装侵犯其商标权。甲公司编制2×20年财务报表期间,曾在法院的调解下,与原告方达成初步和解意向。按照该意向,甲公司需向对方赔偿1 000万元,甲公司据此在2×20年确认预计负债1 000万元。2×21年,原告方控股股东变更,新的控股股东认为原调解决定不合理,不再承认原初步和解相关事项,向法院请求继续原法律程序。因实际结案时需赔偿金额与原确认预计负债的金额差别较大,甲公司于2×21年进行了以下会计处理: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 000
贷:预计负债2 000
借:盈余公积2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 8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 000
借:预计负债3 000
贷:其他应付款3 000
(3)甲公司于2×20年1月1日购入面值为1 000万元的3年期债券,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实际支付的价款为1 000万元。该债券票面利率为6%,每年1月1日付息。由于市场利率变动,2×20年年末该债券的公允价值变为900万元。甲公司认为,该工具
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无显著增加,应按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损失准备金额为
20万元。2×21年年末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上涨至950万元,且该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无显著
增加,应按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损失准备总额为10万元。甲公司于2×21年年末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利息 60
贷:投资收益 60
借: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40
贷:其他综合收益 40
(4)甲公司于2×20年12月31日与另一家药品制造企业M公司采用共同经营方式,共同出资购买一条生产线,用于出租收取租金。合同约定,两公司的出资比例、收入分享率和费用分担率均为50%。该生产线购买价款为1 800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预计使用寿命10年,预计净残值为50万元,当日即投入使用,采用年限平均法按月计提折旧。2×21年为此生产线共支付维修费10万元,同时收到当年度租金600万元。
其他资料:假定除上述事项以外,甲公司以前年度以及本年度不存在其他会计处理的争议问题。
(1)根据资料(1)至资料(3),逐项判断甲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果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编制相关的更正会计分录。
(2)根据资料(4),说明甲公司该项共同经营的处理原则,计算甲公司该项共同经营对2×21年损益的影响金额,并编制甲公司2×20年和2×21年与该项共同经营相关会计分录。
(1)事项(1),甲公司的处理不正确。(0.5分)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变更属于会计估计变更,不需要追溯调整。(0.5分)
固定资产截至到2×21年1月底的账面价值=900-900÷3÷12×13=575(万元)(1分),2×21年后11个月的折旧额=575÷(5×12-13)×11=134.57(万元)(1分),应冲销当年多提折旧
30.43(165-134.57)万元(0.5分),更正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10
盈余公积 12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8
贷:累计折旧 130(1分)
借:累计折旧 30.43
贷:管理费用 30.43(1分)
事项(1)正确的会计处理为:
借:管理费用134.57
贷:累计折旧134.57
事项(2)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0.5分)
理由:甲公司在编制2×20年财务报表时,按照当时初步和解意向确认1 000万元预计负债不存在会计差错。后因情况变化导致法院判决结果与原预计金额存在的差额属于新发生情况,且发生在非日后期间,应作为当期正常事项,将所承担损失的金额与原预计负债之间的差额计入发生当期损益,不应追溯调整。(0.5分)
更正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2 000
贷:盈余公积2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 800(1分)
事项(2)正确的会计处理为:
借:预计负债1 000
营业外支出2 000
贷:其他应付款3 000
事项(3),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0.5分)理由:企业持有的作为其他债权投资核算的债券投资,其减值应该通过损益转回,且损失准备的金额不影响资产的账面价值。(0.5分)
更正分录:
借: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10
贷:其他综合收益 10(1分)
借: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10
贷:信用减值损失 10(1分)
事项(3)中,企业取得该金融工具后每年的账务处理为:
2×20年1月1日
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1 000
贷:银行存款1 000
2×20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60
贷:投资收益60
借:其他综合收益100
贷: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100
借:信用减值损失 20
贷: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20
2×21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60
贷:投资收益 60
借: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50
贷: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50
转回减值准备时
借: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10
贷:信用减值损失10
(2)甲公司应按照收入、费用的分摊率确认相应的收入、成本;(0.5分)
甲公司该项共同经营对2×21年损益的影响金额=[600-(1 800-50)/10-10]×50%=207.5(万元)(1分)
①出资购买生产线
借:固定资产900
贷:银行存款(1 800×50%)900(1分)
②确认租金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600×50%)300
贷:其他业务收入300(1分)
③计提生产线折旧时(2×21年折旧合计数)
借:其他业务成本 87.5
贷:累计折旧[(1 800-50)/10×50%]87.5(1分)
④支付维修费时
借:其他业务成本5
贷:银行存款(10×50%)5(1分)
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是( )。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人的是()。
2018年,中共中央下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设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该委员会办公室位于( )。
下列关于法律渊源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关于法人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根据法律规范的性质,可以将法律关系分为()。
下列关于法律主体权利能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下列各项法律规范中,属于确定性规范的是( )。
法律的制定部门是()。
甲开车不小心撞坏了电线杆,该行为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