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真题)甲公司为境内上市公司。2×13年10月20日,甲公司向乙银行借款5亿元。借款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6%,利息按年支付,本金到期一次偿还。借款协议约定:如果甲公司不能按期支付利息,则从违约日起按年利率7%加收罚息。2×13年、2×14年,甲公司均按期支付乙银行借款利息。2×15年1月起,因受国际国内市场影响,甲公司出现资金困难,当年未按期支付全年利息。为此,甲公司按7%年利率计提的该笔借款自2×15年1月起的罚息3 500万元。
2×15年12月20日,甲公司与乙银行协商,由乙银行向其总行申请减免甲公司的罚息。甲公司编制2×15年财务报表时,根据与乙银行债务重组的进展情况,预计双方将于近期达成减免罚息的协议,并据此判断2×15年原按照7%年利率计提该笔借款罚息3 500万元应全部冲回。
2×16年4月20日,在甲公司2×15年度财务报告经董事会批准报出日之前,甲公司与乙银行签订了《罚息减免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与之前甲公司估计的情况基本相符,即从2×16年起,如果甲公司于借款到期时偿还本金,甲公司只需按照6%的年利率支付2×15年及以后各年的利息;同时,免除2×15年的罚息3 500万元。
假定:甲公司上述借款按照摊余成本计量,不考虑折现及其他因素。
要求:(1)判断甲公司能否根据2×15年资产负债表日债务重组的协商进度估计应付利息的金额并据此进行会计处理,说明理由。
答案:甲公司不能够据此估计应付利息金额并进行会计处理。
要求:(2)判断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期间达成的债务重组协议是否应作为甲公司2×15年调整事项,并说明理由。
要求:(3)判断甲公司与乙银行签订《罚息减免协议》后,甲公司是否可于协议签订日确认债务重组收益,并说明理由。
要求:(4)计算甲公司2×15年度该笔借款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
要求:(1)甲公司不能够据此估计应付利息金额并进行会计处理。
理由:2×15年资产负债表日编制财务报表时,甲公司只是预计双方将于近期达成减免罚息协议,不能基本确定不需要支付罚息,根据谨慎性原则以及或有事项的判断原理,不能转回对应的利息费用。
要求:(2)不应作为甲公司2×15年调整事项处理。
理由:协议签订日期为2×16年4月20日,虽然在资产负债表日前存在罚息减免可能性,但尚未达成协议,在签订协议时才转为确定事项,应将其作为非调整事项在2×15年报表中列报,并作为2×16年的债务重组处理。
要求:(3)甲公司不可以在协议签订日确认重组收益。
理由:甲公司应当在重组日确认重组收益,不能在协议签订日确认重组收益。
要求:(4)长期借款列示金额为5亿元;应付利息列示金额=50 000×6%=3 000(万元);
其他应付款列示金额为3 500万元。
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是( )。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人的是()。
下列关于法律渊源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关于法人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根据法律规范的性质,可以将法律关系分为()。
2018年,中共中央下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设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该委员会办公室位于( )。
法律的制定部门是()。
甲开车不小心撞坏了电线杆,该行为属于()。
下列关于法律主体权利能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原则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