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2×20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为2000万元,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且预计未来期间适用税率不会发生变化,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无余额。甲公司2×20年度与所得税有关的经济业务如下:
(1)2×19年12月购入管理用固定资产,原值为3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15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会计上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法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与预计净残值和会计规定相一致。
(2)2×20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价款120万元购入一项专利技术,甲公司根据各方面情况判断,无法合理预计其为公司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期限,将其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假定税法规定此专利技术摊销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无残值。2×20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90万元。
(3)2×20年甲公司因销售产品承诺提供3年的保修服务,年末预计负债账面余额为80万元,当年度未发生任何保修支出,按照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有关的费用在实际支付时抵扣。
(4)2×20年8月4日购入一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取得成本为900万元,2×20年12月31日该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公允价值为1020万元,假设税法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出售时一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计算甲公司2×20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金额。
(2)计算甲公司2×20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
(3)计算甲公司2×20年所得税费用金额并编制与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1)应纳税所得额=2000+[300×2/10-(300-15)/10]-120/10+30+80=2129.5(万元),应交所得税=2129.5×25%=532.38(万元)。
(2)
事项(1),2×20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300-300×2/10=240(万元),计税基础=300-(300-15)/10=271.5(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71.5-240=31.5(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1.5×25%=7.88(万元);
事项(2),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会计上不计提摊销,2×20年12月31日成本为12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90万元,所以账面价值为90万元,计税基础=120-120/10=108(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8-90=18(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8×25%=4.5(万元);
事项(3),2×20年12月31日预计负债账面价值为80万元,计税基础为0,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8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80×25%=20(万元);
事项(4),2×20年12月31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账面价值为1020万元,计税基础为900万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020-900=12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20×25%=30(万元)。
综上:
2×20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7.88+4.5+20=32.38(万元);
2×20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30万元。
(3)
2×20年所得税费用=532.38-32.38=500(万元)。
会计分录为:
借:所得税费用500
递延所得税资产32.38
其他综合收益3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532.38
递延所得税负债30
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是( )。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人的是()。
下列关于法律渊源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关于法人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根据法律规范的性质,可以将法律关系分为()。
2018年,中共中央下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设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该委员会办公室位于( )。
法律的制定部门是()。
甲开车不小心撞坏了电线杆,该行为属于()。
下列关于法律主体权利能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原则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