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下面是赵老师设计的“山地的形成——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赵老师设计的“山地的形成——褶皱山”一课的教学片段。

展示图片: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富士山等山地的景观图。

提问:这些山脉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形成原因相同吗?

一、基本概念

【学生观察图片,自主学习】

1.什么是褶皱?什么是褶曲?

2.请用自己的书本演示一下褶皱的形成。

【教师点拨】

在理解褶皱这个概念时,要把握几个关键词:“地壳运动”“挤压”“塑性变形”和“波状弯曲”。褶曲分为背斜和向斜。

二、背斜和向斜

【教师展示“背斜和向斜”图片并提问】

1.背斜和向斜的岩层是如何弯曲变形的?新老关系是怎样的?

2.背斜和向斜分别会形成怎样的地形?

【教师讲解,动画演示】

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褶曲,标出4个岩层,1—4代表岩层由老到新。在适当的位置画出一条水平线,穿过这四个岩层。沿着水平线比较得出:背斜中间是老岩层,两翼是新岩层;向斜中间是新岩层,两翼是老岩层。

【动画演示】背斜和向斜形成地貌的动画过程。

3.背斜一定成山,向斜一定成谷吗?

【教师结合图片进行点拨】

三、研究背斜与向斜的意义

教师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分析背斜与向斜的应用以及依据并进行总结。

问题:

(1)该教师采用了哪些导入方法?有什么教学意义?

(2)评价“山地的形成——褶皱山”一课的教学设计。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采用了图片导入和设疑导入。

教学意义:

①运用颜色艳丽的图片,可引起学生的兴趣。

②问题简洁明了,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③通过提问,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和目的,让学生带着学习目标进入课堂。

④学生们已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教师因势利导,导入新课,水到渠成。

(2)优点:

①教学准备充分,手段丰富多样。

②图片、课件、地图、演示动画凸显地理学科的特点。

③学生自己动手演示褶皱的形成过程,清晰直观。

④教学内容重难点突出,详略得当。

⑤师生互动多,能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地理素养的提升。

缺点:

①教师要明确指出不能用岩层的地表形态对向斜和背斜进行区分,要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

②学生的生活经验储备还不充足,因此自己分析向斜和背斜的意义会有些难度,教师要适当引导。

③教师应添加生活中向斜和背斜的应用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更新时间:2022-12-24 22:13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有“泥土诗人”之称的诗人是()。

  • A.臧克家
  • B.田间
  • C.艾青
  • D.许地山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将下列各项按所表示年龄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顺序应是( )。

①不惑②垂髫③花甲④加冠⑤而立⑥古稀⑦半百

  • A.②④①⑦⑤③⑥
  • B.④②③⑥①⑦⑤
  • C.⑥⑤③②④⑦①
  • D.②④⑤①⑦③⑥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 A.郡县制
  • B.察举制
  • C.科举制
  • D.行省制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明朝初年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 A.增设军机处
  • B.采用三省六部制
  • 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 D.设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查看答案
单选题

1931年,一位给人们带来光明的科学家重病的消息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几十名记者为他守夜。每隔一个小时就对外发布一次消息:“灯”还亮着。这位科学家是( )。

  • A.瓦特
  • B.法拉第
  • C.爱迪生
  • D.爱因斯坦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我国历史上,传统音乐与外族音乐、北方与南方音乐进行广泛交流的时期是()。

  • A.魏晋南北朝
  • B.隋唐五代
  • C.宋元
  • D.明清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哪部歌剧是瓦格纳的作品()

  • A.《茶花女》
  • B.《纽伦堡的名歌手》
  • C.《塞维利亚理发师》
  • D.《费加罗的婚礼》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

  • A.感受与体验
  • B.前人经验
  • C.记忆的内容
  • D.信息及其组织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乐器“缶”的制作材料属于( )。

  • A.革
  • B.土
  • C.石
  • D.竹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隋唐至宋,在宫廷宴饮时娱乐欣赏的音乐称为()。

  • A.燕乐
  • B.清商乐
  • C.西凉乐
  • D.龟兹乐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