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在等差数列的习题课教学中,教师布置了这样一个问题:等差数列前
在等差数列的习题课教学中,教师布置了这样一个问题:等差数列前 10 项和为 100,前 100 项和为 10,求前 110 项的和。 两位学生的解法如下: 学生甲: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 a1公差为 d,则
针对上述解法,一些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学生丙:怎么刚好有 S100+S10=-S110呢?这是一种巧合吗?上述所得到的结论中是否隐含着一般性的规律呢? 老师:同学丙所说的规律是否就是:
问题: (1)请分析学生甲和学生乙解法各自的特点,并解释学生乙设 Sn=An2+Bn 的理由。(12 分) (2)请验证(*)中结论是否成立。(8 分)
(1)学生甲的解法是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等差数列的首项 a。和公差 d,然后根据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